第116章 血染宫灯 (第1/2页)
【秋雨寒夜】
建元十九年深秋,京城笼罩在绵延不绝的秋雨中。紫宸殿檐角的铜铃被狂风扯得叮当作响,殿内却灯火通明。萧煜端坐龙椅之上,手中青铜酒樽突然被重重顿在案上,琥珀色的酒液溅湿了奏折上"边关急报"四个朱砂字。
"陛下,赵将军的三万玄甲军已在雁门关外集结。"兵部尚书跪伏在地,额头渗出冷汗,"他声称要亲自押送粮草,实则"
话音未落,屏风后转出个青衫文士。沈清澜素手拂过腰间玉珏,蔻丹鲜红的指甲划过奏折边缘:"李公公说赵将军带了三百死士,每人都带着半块虎符。"她抬眸望向萧煜,眼尾微挑,"倒是比当年围猎那次多带了二十人。"
萧煜摩挲着酒樽底部暗刻的云雷纹,那是先帝赐给萧家暗卫的信物。十年前他随父出征时,正是赵将军麾下的副将护送他们渡过黄河。如今想来,那场看似意外的马匪劫杀
"传令尚食局,今晚在御花园设宴。"他忽然抓起案头狼毫笔,在宣纸上写下密诏,"让影卫扮作商队混入赵营。"笔尖划破纸张的瞬间,窗外惊雷劈开夜幕,照亮沈清澜眼底转瞬即逝的寒芒。
【暗巷杀机】
城南暗巷里,苏婉儿攥着半块虎符贴在唇边。这是她昨夜从醉仙楼歌姬裙底摸来的,烫金的纹路还带着脂粉气息。她数着墙角的青苔,第七株老槐树下埋着前朝暗桩的联络点——十年前兄长失踪前,曾用同样的方式传递消息。
"姑娘当心!"身后突然传来短促的鸽哨声。苏婉儿旋身抽出软剑,剑锋却在触到黑影的刹那凝滞。月光勾勒出来人的轮廓,分明是萧府暗卫统领陆昭。
"萧煜让我问姑娘,要拿哪三个人的脑袋换兄长下落?"陆昭的声音像是淬了冰,手中淬毒的银针泛着幽蓝,"赵将军、秦相、李尚书,还是陈国公?"
苏婉儿的剑锋微微颤抖。十年前兄长失踪那晚,她亲眼看见陈国公的马车溅起漫天血雾。陆昭忽然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几乎捏碎腕骨:"姑娘可知昨夜西市死了十七个漕帮弟子?他们的喉管里都塞着赵将军军营的梅花烙。"
暗巷深处传来瓦片轻响,陆昭猛地将她推向墙角:"东南角有埋伏,快走!"话音未落,三支袖箭已穿透他的左肩。苏婉儿咬破舌尖喷出血雾,趁敌人视线受阻时翻滚而起,却被一根铁链缠住脚踝。
"果然是你。"阴鸷男声贴着她耳畔响起,"三皇子的人在城外接应,只要交出虎符"
软剑突然贯穿男人咽喉。苏婉儿愣怔地看着陆昭倒下,他染血的手指死死扣住自己袖口,露出内层暗袋里的半块虎符——与她手中的一模一样。
【金殿对峙】
卯时三刻,紫宸殿外霜露未曦。赵将军身着玄甲跪在丹墀下,身后三百死士铠甲铮鸣,竟将整条金砖甬道映得雪亮。沈清澜抚过琴弦上的冰裂纹,指尖停在《广陵散》的第十个泛音上——这是当年先帝遇刺前,曾用此曲调暗传警讯。
"陛下明鉴,末将请缨出征是为保国门安稳。"赵将军的声音洪亮如雷,"若有人借机生事"
萧煜突然掷出虎符,金铁撞击声惊得殿外文武变色。那半块虎符在空中划出完美弧线,精准嵌入赵将军佩剑的螭龙吞口:"爱卿可知先帝当年为何将完整的虎符留在朕手中?"他踱步至赵将军面前,靴底碾过对方膝前三寸:"因为真正的兵权,从来不在兵符而在人心。"
沈清澜的指尖轻按琴弦,藏在袖中的密报滑入皇帝掌心。那是她连夜从户部旧档中寻出的证据:赵将军近半年往塞外走私了二十万石军粮,收货人竟是北狄巫医。琴声骤然转为《十面埋伏》,尖锐的泛音刺得赵将军耳膜生疼。
【血色黎明】
五更鼓响时,玄武门外已响起马蹄声。苏婉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