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5页)

罚俸三年他家中便唯有靠独子徐半夏一人供养了只怕早晚就要揭不开锅。面上却不敢有丝毫不满连忙叩拜谢皇上不杀之恩活命之惠。待得出了御书房只觉项背间凉飕飕地原来早被冷汗浸透。

不一刻天子升朝文武百官参拜毕阶上近侍太监扁竹唱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早有国舅姜高良踏前一步躬身奏道:“臣有本启奏。”

漻清生母姜皇后乃姜高良嫡亲妹子。常言道见舅如见母漻清早年丧母对这唯一的舅舅虽然秉承先祖“外戚不可大用”的原则未委以要职但总还是颇为礼遇的。此时见他出列便温言道:“国舅欲奏何事?”

姜高良道:“臣启万岁:今天子英明百官敬服;四海升平万民安乐。陛下登基已有时日而先皇宫中旧有宫人多半年长不堪征用。臣乞万岁圣恩放其出宫自行婚嫁并诏颁天下令地方选拔家世清白之适龄女子入宫侍奉洒扫。”漻清是他唯一嫡亲外甥如若不是天子之尊他早便以长辈身份替他婚配了。如今眼见他对臣下建议立后的奏本不屑一顾心中不免着急所以想出这个选秀女的主意希望皇上后宫充盈早得后嗣也算是为妹妹在天之灵了了一桩心愿。他心中以为少年天子性好风流而其他臣子推荐的皇后人选无一不出自高门世家选择范围狭小人品或是好的容貌只怕不大要得。皇帝迟迟不肯立后怕便是为了这个缘故。而若广选民女必会有几个天生丽质的入得宫来只要博得皇帝宠爱诞下龙种便是出身差些那也没甚么。

他此言一出旁边丞相徐知常便欲反对。但他早上所受惊吓不小心有余悸张了张嘴犹豫起来。

呆了一阵只听御座上皇帝道:“放年长宫人出宫朕准了。至于选秀一事干系重大需从长计议。卿且退在一旁。”

姜高良欲待再奏漻清挥手叫他退下一边已开口说道:“朕近日在宫中闲坐忽然想起古时常有道家炼丹之事。今不若趁国师仙驾正在宫中诏令四方进贡丹石材料在洛水宫中结鼎炼丹。若有所成你我君臣共服之虽不见得得道飞升便是延年益寿也算千古美谈。”

姜高良一怔心忖他不爱美女却要炼丹莫非受国师影响太深竟要出家么?这可不成!于是出班奏道:“臣启万岁:此事不可。诏令进贡一来滋扰百姓使其不事生产而转顾搜寻药石……”

漻清打断他话头道:“征集药石扰民征集美女便不扰民!”

姜高良顿时呆在当场羞得满面通红。

漻清道:“朕意已决卿不必多说。徐卿家就由你来写这份诏书吧。写得好的便只扣你一年俸禄。”

早先罚俸诏书未颁群臣到此时方知徐知常俸禄被扣尽皆诧异。徐知常两朝元老且贵为丞相不但往日有功而且精于政事实乃国家栋梁。如今圣眷正隆却不知何处惹恼了皇上。更有熟知徐丞相为人的知他毫无积蓄这一年俸禄罚下来他恐怕会过得十分艰难。徐知常再次在心中苦笑虽觉征召丹石一事不妥但皇帝口谕已下大殿之上不比御书房他若当着众人的面公然驳皇帝面子保不准皇上一怒之下把他杀了。只好心中一边暗自打算退朝后即刻去洛水宫搬救兵一边趋前就待跪下领旨。

忽听左边武将列中一人道:“不妥。”原来是刚大败匈奴凯旋回朝的大将军当朝太尉赤箭。

漻清目视之不悦道:“有何不妥?”

赤箭出班行礼毕摇头道:“国师神仙似的人物怎能整日烧炉炼丹弄得满面灰尘烟火色的?那是何种情景?微臣却想象不出。”

徐知常一听大喜忙附和道:“赤太尉此言有理!国师贵为天子之师做这等粗事未免不大妥当。”

漻清听说呆了一呆道:“朕倒未曾念及于此亏得二位爱卿提醒此事就此作罢。嗯徐卿进谏有功那薪俸也不必罚了。前日正得匈奴进贡白玉如意一对便分赐赤、姜二卿罢。”

三人跪下谢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