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4/5页)

“你快告诉我,如今是什么年份了。”

“建安八年。”诸葛亮说着,将一旁的茶水递给了我。“你先喝着,我再去给你盛杯热的。”

“唉,不用不用。”我止住了他,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建安八年,曹操攻黎阳,大败袁尚和袁谭,二人退守邺城。建安九年,袁尚兵败与邺城。建安十年,袁尚投奔袁熙,袁熙部下反叛,袁熙,袁尚逃到乌桓。建安十二年,袁熙,袁尚于白狼山再战曹操,败走投奔公孙康,被公孙康设计斩首。

不行,我得去救袁尚。

“你小心点。这么急,是要去做什么。”诸葛亮拉住我道。

“别拉我,我要去救人。”我甩了甩他拉着我手臂的手。

“去救人,你也得想好个救法再去不迟。”

……唔,不愧是我的未来夫君。说的很有道理。

我这番去救袁尚,正赶上曹袁两军交战,形势是凶险了些。我到底要从哪里作为切入口,才能救下他呢。

诸葛亮拉我坐了下来。这边厢,他与我分析着眼下情况,那边厢我甚熟稔的溜着号。

袁尚最后的死,是死在败于曹操,投奔了公孙康,之后被那卑鄙之徒设计斩杀。这一番我去救他,是在这件事发生的三年前,袁尚与袁谭退守邺城之际。

“你是要去救谁?”

“我哥。”

哦,义父之子,不是我哥是谁。嗯,眼下这个时候,曹操将会得郭嘉献计,退兵去攻荆州。那么此时只要断了袁尚跟曹操交战的念头,他便不会落到最后败走公孙康那儿的地步,也就不会出事了,吧。如此这般,我就应当奔邺城那去。

“你还有哥哥?”

“哦,我也是才知道的。他还活着啊。”

就多年跑路的经验来说,这战争时期,只要不是点背的遇到了屠城,一个一马跑起来不大容易被发现。到了邺城,把自己易容成个普通将士的样子,再找机会接近袁尚。只要能见了面,一切就好解决了。

“你们还有联络?”

“方才,他托梦给我了!”

“……”

等到跟袁尚见了面,劝他回家种田去。再给他找个已死之人做替身,易容成他的样貌,然后去通知曹军来攻城。到时候,趁乱把那替身放马上送出去,叫曹军取他首级便是。这样,袁尚小兄弟虽是从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了。但是,好歹命是保住了。俗话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早一些,或晚一些。不算篡改历史……

“如今北方战乱,若不是万分紧急,等到年末再去吧。”

“那不成,来不及了。”

这一番,要是赶上点子正,便能快速解决事情。若是背了些,费些周章也是能解决的。但是,目前又有个颇严峻的问题冒了出来,这邺城与襄阳实在是不算近……我这个不识路的,该是如何能找到那里呢……想到这儿,我抬头看了眼一旁的诸葛亮。

“一定要去?”

“……嗯。”

唔,不行。我不能让他跟我去。算时辰,刘备该来三顾茅庐了。

彼时,我并不懂得战争的意义。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只有活命才是根本。认为,只要我去劝袁尚,叫他按着我所设想的法子来做,他便会应允我,便能保住性命。

于是,我蓦地站起身,全然没理会一旁坐着的诸葛亮,径直往屋子里走。准备打个包裹,就去救袁尚去。待得我收拾好随身的东西,拿了久也未用的柳叶刀,把房门这么一开,正看见诸葛亮在外屋里踱步,而此时,爹爹正好也打外面回来,正往屋子里进。

“英儿,你这是要去哪。”爹爹见了我这一身行头,愣了愣。

“爹……”见了爹爹,忽而有些心虚起来。与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