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部分 (第2/5页)

前倾,大有一言不合就直接离开的意思。

一声闷雷在所有酋长和首领们的脑海中炸响,虽然对面的梁炎午依然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但是在他们看来,梁炎午差不多有如张开了血盆大口,在进入营帐坐在这个地方的那一刻,实际上他们就已经注定了尸骨无存,只不过他们自己不清楚,甚至心中或多或少的还有侥幸。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对于他们一开始出于谨慎提出的条件都是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甚至在刚才还能够平和的和他们讨论这些方案,因为在大明的心中,这些小部落实际上已经是自己嘴边的猎物了,而他们现在在做的,不过是让这些猎物们死的舒服一些。

或许是因为大明打了胜仗,所以将士们从上到下都很开心,又或许只是因为大明对于他们这些曾经有过帮助的小部落们还心存一丝感激和怜悯,所以通过两个方案和尽量中正平和的语气来告诉他们接下来他们实际上终究要面临的未来。

融入大明,或者死亡。

大明名义上说是只有两套方案,但是所有部落酋长们和首领们都清楚,这实际上就是一条道路,而如果不走这一条道路的话,大明不介意将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抹去。毕竟相比于大明的西域战略来说,这些小部落还是太渺小了,或许他们联合起来还能够有一战之力,但是如果分散开来,根本对大明没有任何威胁。

昔里吉的目光飘忽不定,而他身后大大小小部落的酋长们和首领们相互看了一眼,看向对方的眼神也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淡定和信任,而是充满提防之意,甚至几个平日里关系比较好的部落酋长,已经微微靠近,大有相互抱团的意思。

他们很清楚,一旦在场的这些人做出不一样的决定,走出这个营帐门的那一刻,很有可能就是昔日盟友兵戎相见的时刻,一如之前这些小部落对海都部那样。

不过这样一说,反倒是不难理解为什么大明坚决要将这些小部落纳入整个大明王朝中了,不只是因为有这些小部落的存在,整个西域会支离破碎,更因为这些小部落墙头草的特性让大明根本不敢对他们推心置腹,如果在西域这等以后要成为大明西征的后方基地周围放上这么多钉子,大明就算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全军出动。

前唐的经验教训,可都还在这里呢,怛罗斯一战之后,大唐逐渐退出西域,原来归附于唐朝的西域胡人迅速倒戈站在回鹘和吐蕃这一边,甚至帮着这两支力量进攻和大肆屠杀汉人,使得汉人在短短十余年之中在西域消散殆尽。算起来当时的那些胡人可都是现在这些小部落的祖先,且不说大明会不会记仇,单单是他们当初背叛大唐、背叛吐蕃再到现在的背叛海都,就足够让大明下定决心将他们彻底融入自己之中。(未完待续。。)

万里江山万里天——江万里

ps:从今天下午开始有三天限免,加之考虑到最近学校事情比较多,所以每天只更新半章,另外将一些原本写过的文章放上来,还希望大家见谅。另外限免时间有限,可以先把vip章节下载下来,便可避免再次收费。更多文章内容请于天天快报或腾讯新闻等平台关注本书作者个人企鹅号“漫卷”。

文明有光明之时,亦有黑暗之时。

有光的时代,人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中有为之人的身影;而黑暗沦亡之时代,其中焕发出光彩的人,哪怕是他们的光芒再怎么耀眼,都有可能被忽略。整个时代就像是一个巨大难以突破的囚笼,后世之人躲避着它,也忽视着它。

而宋末,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宋史》语焉不详,有关史书相比于强汉盛唐寥寥无几的时代。

满门忠孝

曾有这样一群人,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中,想要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而他们之中,最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