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2/5页)
领工资,远比靠政府扶助来的直接有效。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个特点,技术要求不高,用工量大,咱们滨海县有的就是闲置劳动力,怕的就是没活干。”
一位男记者插上一句,“吴书记,这些企业又能提供多少劳动岗位7…万还是二万,相比全县人口,所占比列还是太小。”
“这个问题吗,孔县长可以解答。”吴越礼貌的将手指向孔立。
孔立伸出手,抓过记者手里的话筒,”滨海是个农业大县,纯农户占到全县人口的85%。要想把这些一下子全转化为产业工人,不太现实。为此,我们大力提倡推广新型农业,发挥临海的优势,搞海洋、滩涂养殖。这两项是真正的惠民政策,也已经有两个海外公司投资二十五个亿,组建了农产品、海产品的收购公司。用农户加公司的形式,为农户创造增收的机会。”
当晚,滨海市常委大院。
邰晓柏坐在沙发上,按照惯例准点收看七点整的华夏新闻和随后七点半的江南新闻。
华夏新闻结束后,邰晓柏站起去了一趟卫生间,没等他出来,妻子焦凤就喊了,“老部,这次会议你怎么没去参加?”
(未完待续)
228章 吴书记被抓(一)
“什么会议呀?大呼小叫的!”
邰晓柏很是恼怒,他患有严重的前列腺炎,撇尿本来就滴滴答的,身子回的急,一下全撒在裤腿上。、
“老邰,省长、省委副书记都到场了,怎么康海元去了,你倒没有去?”
华夏新闻节目的老规矩,前半段都是领导同志的活动。张中山一省之长,江南省的二号领导,他的身影每天会出现在电视新闻里。不过省长是繁忙的,一天的公事活动绝非一件两件。事有轻重,自然也不会每一个都上电视。
按理说,滨海县的招商签约仪式相比张省长参加的其他活动档次和重要性都要差许多,可省长关照之下,就被当了成重中之重。
即便重中之重,也只有三四分钟,等郜晓柏出来,电视画面上只留下张省长和康海元亲切交谈的镜头。
作为市委书记,石城上午的签约仪式自然逃不过郜晓柏的耳目,但从电视上来看感受又不一样。
一个贫困县县的招商签约仪式上,居然出现了省委排名第二、第四的两位重要人物,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是谁在穿针引线?
康海元?不不,郜晓柏立马否决了,如果康海元有这样的底蕴,绝对不可能被他牢牢压制三年多,而没有一点脾气。
吴越?邰晓柏简单了解过吴越的升迁轨迹,没发现他和省委哪个领导有直接的关系,难道是通过震泽市委书记秋奕辰牵线搭桥的?
秋奕辰是张中山的嫡系,’这层关系是从老张书记那儿沿承下来的,江南官场无人不知。据说吴越从监狱系统调到地方,就是秋奕辰的来头。
伤脑筋口嗣,太大意了!郜晓柏懊丧的皱着眉。
“老邰,你不舒服?”看到丈夫面色不佳,焦凤关切道。
邰晓柏不耐烦的把摆手,“没事。我去书房坐坐。”
起身走了几步,尿意却又上来了。无奈郜晓柏只得先去卫生间。
看着镜子里自己花白的鬓角,邰晓柏自嘲的笑笑:老了,脑子都不太好使了。
在没有彻底摸清吴越和省委领导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之前,郜晓柏决定观望,下派到滨海县的工作组必须马上撤离,招商的成功已经证明下派工作组是荒谬的……至于精简机构引发的问题,暂时不去理它,让它酝酿一段再说。另外,他要召开常委会表扬滨海县的招商工作,说是退让也好,示好也罢,总之维系表面的和平最重要。
石城,金尚路步行街,此时华灯初上,这是一条美食小吃为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