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5页)
要掌握所有的罪证,王在山是一个关键人物,所有的证据都在他手上。
“王书记,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比如县委副书记的职务,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苏扬抛出了条件,吴奇这人肯定得滚蛋的,王在山只要能把雷林林的罪证交出来,那么他便可以去坐吴奇的位子。
县委副书记可是整个县里实权人物排名第三,王在山确实有些心动了,在房广县,他以为政法委书记便已经到头了,没想到苏扬还有办法让自己更进一步。
但是很多悲剧都沥沥在目,吴奇失势了,雷林林也失势了,自己这个本地派就算成了县委副书记,也只是一个虚名,按照刚才的说法,苏扬已经控制了全局。
“苏县长,不好意思,我想我无福消受,你打消这个念头吧,我安安稳稳的做到退休便成了。”
真是个硬骨头,对王在山苏扬不能强来,这人是政府要员,而且并非什么十恶不赦之人,苏扬走到窗边抽起了烟,王在山也将视线放到了电视上,两人没有在对话。
此时苏扬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原来海棠镇的老房子要准备拆迁了,现在周围的人都在鼓动母亲当钉子户,为附近的村民争取最高的赔偿利益。
虽然母亲早已经没有住在海棠镇,但苏家出了一个领导大家都已经一传十、十传百了,就连镇里的领导也不敢惹苏家,所以大家都极力推选母亲当代言人,为他们谈条件。
对于拆迁苏扬非常熟悉,按政策给予赔偿确实少了,不过政策几年才一调,物价每天都在上价,失去了田地,农民靠什么吃饭,赔的钱少了,很快便用得干干净净。
所以母亲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很多老邻居都向她求助,这不,便给儿子打来了电话。
苏扬听了以后告诉母亲,金额是死的,家里绝不能当钉子户,不过现在农户的生活很苦,所以他会和万花县的领导讲一讲,尽可能把标准提一提,尽可能把一些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解决。
苏扬在提到海棠镇和万花县的字眼时,王在山都皱了皱眉头,等到苏扬挂上电话转过身,王在山说道,“苏县长,知道你的万花县的人,还不知道你是海棠镇的人。”
咦,这王在山居然知道海棠镇,海棠镇并不是什么有名的地方,苏扬也问了起来,“怎么王书记,在海棠镇你有熟人?”
王在山的心境平和起来,仿佛一下子和苏扬拉近了一些关系,因为那人和他的关系非常不一般,“对,确实有熟人,不过你肯定不认识,他死……。”
王在山停顿了一下,仿佛回想以三十年前的事情,“他死的时候你可能才一两岁,你不会认识他的。咦,你姓苏!他也姓苏!”
苏扬看出王在山口中那个已经去世的人在他的心里非常重要,那人也姓苏?
苏扬猛的回想着,自己在到房广县上任前,母亲对自己讲过,死去的父亲有一个朋友就在房广县,不是姓张就是姓王,是一个大姓。
王在山不就姓王吗?
苏扬马上问道,“王书记,说来听听,说不定我知道,镇里姓苏的人家不多,他叫苏什么?”
王在山愣了愣,还是回答起来,“苏从军。”
三个字进了苏扬的耳朵,一向淡定的他也微微一震,是父亲!
母亲一直没有提过父亲是怎么死的,不管自己如何问起,她都会挑开话题,这里边儿一定有隐情,不知道王在山是否知道。
此时苏扬并没有想到通过父亲这层关系和王在山建立友谊,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父亲的死因。
看着苏扬有些激动,王在山知道,两人可能有关系,“苏县长,你知道他?”
苏扬点了点头,“王书记,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我就是苏从军的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