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2/5页)
去教别人。
这下问题又来了,学理科,特别是学物理方面的东西,天赋是很重要的,有天赋的人你一说他就懂,没天赋的人你在他耳边唠叨一两年可能他都不会,朱慈炅可不想带着个木头疙瘩教几年,所以他决定小范围选拔一下。
学理科的天赋是什么,这个还真有人总结过,说抽象点就是聪明,特别聪明,说具体点就是思维灵活,逻辑性强。如何去判断一个人聪不聪明呢?自然是测试啦,为此,朱慈炅亲自出了一道试题,召集了一批崇正七年甲戌科的进士,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殿试,美其名曰丙子恩科。
他这次组织的人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年龄必须在三十岁左右,如果年纪太大,思想已经固化了,要接受新的知识就比较困难了;而且还必须是忠诚正直的,他可不想培养一头白眼狼;至于为什么只从崇正七年的进士里选拔,年龄是一个因素,因为崇正一年和崇正四年的进士里面基本上已经没有四十岁以下的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位问题,他培养的人以后最少是三品,甚至二品一品都有可能,没有进士头衔可不行。
综合这些条件,最后达到要求的不到三十人,望着这些读书人中的翘楚,朱慈炅心里不由一阵打鼓,你们可千万要争口气啊,朕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两个能答对就行了。
连他自己都这么紧张,他到底出的是什么高难度的题目呢?其实这个题目对于现代人来说一点都不难,只要上过大学的基本上都能做出来,他出的题目就是:
今以0为零、1为壹、2为贰、3为叁、4为肆、5为伍、6为陆、7为柒、8为捌、9为玖,用以简化数字。
现计数方法为逢十进位,如0到9为十个数,而后进位为10,即拾也;10到19同为十个数,而后进位为20,即贰拾也,以此类推。
如只用0、1二数字,逢二进位,则0仍为零、1仍为壹,10实为贰也,11实为叁也,100实为肆也。
若以逢二进位方法计数,1010实为几何,1110又为几何?
若以逢二进位方法书写,7如何写,9又如何写?
这其实就是高等数学里面逻辑代数的基础内容二进制码,对于现代的大学生来说自然是手到拈来,简单至极,但对于这些古代的大学生,甚至相当于硕士、博士生的进士来说,这简直是要他们命啊!
朱慈炅紧张的盯着这帮考生,一刻钟过去了,两刻钟过去了,有满脸惊诧的,有一脸懵逼的,有冥思苦想的,但就是没一个动笔的。
他的心慢慢的往下沉去,他可只给了一个时辰时间,因为这次是要考他们思维灵不灵活,逻辑性强不强,如果给的时间太长就失去意义了。这题目说难不难,他相信,如果让这帮人回去研究个十天半个月,估计没人会答不出来,但那样又能证明什么呢?最多只能证明他们不蠢而已,跟理科天赋基本就没什么关系了。
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有个考生提起笔来,不过他看了看桌子上的试题,又愣住了。
朱慈炅可一直盯着他们呢,这会儿有人提笔了,他别提多兴奋了,这人怎么又愣那里不动了呢?他想了想,一拍额头,立马招手让曹化淳过来,耳语了一番。
很快一队小太监每人捧着一叠厚厚的白纸小心翼翼的走进来,迅速的给每个考生桌子上放了一沓子,然后又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绝大部分考生看到那一沓子纸都呆住了,看发下来的试题,明显是要求直接答到题目后面的,现在又给每人发一沓子纸,这是几个意思?
他们不懂自然有人懂,那个刚刚提起笔的考生看到那一沓子白纸立马如获至宝,兴奋的摆到跟前提笔疾书起来。
朱慈炅看他那自信的样子,忍不住站起身来,走过去,看他在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