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5页)

是美国的严重社会问题,所以才有21岁以下禁止饮酒的法令出台。不过当他步入不惑之年,痛下决心戒除酒瘾,至今二十多年,滴酒不沾。凡在正式场合,别人的酒杯里盛的是香槟,他的酒杯里只有苹果汁。看起来,颜色没什么不同。

这一点亦有旁证。我的耶鲁同学——菲律宾前能源部长VincentPerez就说过,一次在阿罗约总统举办的国宴上,主办方忘记了小布什的酒杯里要以苹果汁代替香槟,当大家举起杯,小布什一口喝下去,差点儿喷出来,脸上的表情极其痛苦。

晚宴开始了,很多中国的工商界领袖按照我们的习惯向布什敬酒,要求他喝红酒,我便主动走过去告诉他们布什是不喝酒的。不过,他对酒的忌讳程度显然比我所了解的更为夸张。和他合影时,我手里拿着一杯红酒,他说:“让我先帮你把这个拿开。”然后从我手中把杯子拿走,放在旁边的桌子上,照完相,又从桌上拿起杯子递还给我。原来,他不愿意让红酒杯和自己的形象一同留在照片里。

我问:“你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喝酒啊?”

他答:“我这一生的酒都在纽黑文(耶鲁所在地)喝完了。”

18、一个真实的克林顿

专访克林顿那天,他刚好为了什么事而心情不爽,我怕影响到采访效果,便先和他聊起一个私人话题。我刚刚看过希拉里的中文版自传《亲历历史》,其中提到,最先让她爱上克林顿的是他那双充满魅力的修长的手。于是我问:“第一次看到希拉里的时候,是什么打动了你?”

提问一些恰如其分的私人话题是采访政要人物的关键,可以让他感觉到受尊重和放松,拉近彼此的距离。之后即使涉及严肃话题,他也会表现得更加自如流畅,而不是打官腔。

果然,他的情绪一下子好起来,不假思索地回答:“她的气质。比其他特征更吸引人的是她那种不可思议的、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力量。她是一个坚强而且极具个人魅力的人。她眼中的神情似乎在告诉我眼前的一切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现在还是那样,还有那种感觉。在那次见面之前和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有人和她一样。那种很亚洲的,强烈而又冷静、非常神奇的控制力,就像佛学中所提到的。”

“对你们两人来说都算是一见钟情吗?”我乘胜追击。

“应该很接近了,至少是‘一见着迷’。过了这么多年,我们依然对彼此很感兴趣。”

由此我想起2002年在纽约,和克林顿夫妇共进早餐的情景。时任纽约州参议员的希拉里远比丈夫抢眼,举手投足容光焕发,而克林顿则显得随意许多,也倦怠许多,显然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我对此的解释是:一个人48岁就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成就人生最大的满足与荣耀。而刚满56岁,正当精力、阅历、才干处于最佳状态时,却又走到了尽头,不得不永远告别自己最适合、最眷恋的岗位,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也许正是遗憾,让这位充满故事的前美国总统暗淡了许多。

整个早餐过程中,希拉里都是谈话的主角,见解独到、言辞风趣。比如她说:“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美国需要更多的历史,而你们来自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却要注意别让历史成为包袱和桎梏。我在白宫时,经常有些来访的外国朋友,见面聊了一个多小时,还在谈一千年以前的事。”

克林顿一开始只是在一旁吃面包,喝咖啡,吃完之后才为大家做了一个主题发言,开始精彩的自由讨论。他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真知灼见,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忆清晰。

他特别提到,美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过去的一个世纪,种种原因让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国,但美国不会永远是第一。50年后,也许是欧洲,也许是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领导力量。所以美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