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部分 (第2/5页)

会有人过来瞻仰祭拜的。”

这倒是事实,作为中兴之祖的高僧,不要说年年祭拜吧。十年八年过来一次也不算难,只要有人过来,肯定知道具体的地点。然而半山和尚却不清楚,又肯定这是他的六代祖师。却难免有些前后矛盾。

“阿弥陀佛。”

察觉众人的怀疑,半山和尚微笑道:“诸位施主不必惊讶,我之所以能够肯定这是我的六代祖师。自然有所倚仗……”

王观等人闻声,也纷纷释然。毕竟在这个利己主义盛行的年头,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大家应该没有乱认祖宗的习惯。尤其是半山和尚,作为虔诚的佛门弟子,那么参佛拜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不至于见到谁就叫祖师吧。

与此同时,半山和尚也解释起来:“尽管供奉之像是新立的,不过必然是仿照旧像雕刻而成,所以有迹可寻。”

说话之间,半山和尚示意道:“你们看法像的左手,特征十分明显……”

大家连忙看去,只见供台上的木雕左手微托起来,正捧着脖颈悬挂垂落下来的大念珠。乍看之下,好像没有什么异常,但是仔细打量之后,众人立刻发现了端倪,只见在左手的大拇指旁边,好像多出来一节。

“贫僧六代祖师,左手天生异于常人,有歧指……”半山和尚微叹道:“想必世上之事也不会那么巧,就算在山上苦修的僧人很多,但是未必都生有歧指。另外贫僧也注意到在庙旁边有一方石碑,碑文隐约可见,应该有这古庙的来历记载。”

“贫僧六代祖师法号……”

适时,半山和尚把法号报了出来,又继续说道:“他是在乾隆年间在此地修行,如果与碑文内容相符,那么就可以确定无疑了。”

“我去看看。”王观笑道,轻步上前打量石碑,只见石碑表面十分残旧,充分了岁月蹉跎遗留下的风霜斑痕。不过碑文是雕刻上去的,虽然有几分模糊,但是倒也能辨认出来。

仔细打量之后,王观立即回头道:“大师,你说对了,庙里供奉的真是你六代祖师,他当年在这里苦修的时候,经常为底下的村民排忧解难,在他返回杭州之后,村民们特意在草庐的位置修了一座庙宇,并且雕像供奉。”

“阿弥陀佛。”半山和尚微微一笑,充满了意料之中的自信。

“真是巧……不对,应该说是缘分。”

与此同时,皮求是十分感叹,然后开玩笑道:“半山大师,估计这是天意,山上不仅有你祖师的庙宇,山腰又有一个半山寺,分明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修行圣地。我看你也不用回新加坡了,直接留下来在这里修行算了。”

“阿弥陀佛!”半山和尚神色一动,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皮求是只是顺口一提,而他却认真的沉思默想起来。

见此情形,皮求是愣住了,错愕道:“大师,我说笑的,你该不会当真了吧?”

半山和尚没有理会皮求是,而是看向了王观,同时轻微叹道:“王施主可知道那件佛宝的秘辛,是哪位祖师留下的手札记载?”

“呃?”

王观瞬间想到一个可能,顿时惊诧道:“六代祖师?”

“对。”

半山和尚郑重其事的点头,随即感慨万端道:“不仅如此,当年日寇肆虐,贫僧师父无奈到海外避灾之际,匆忙之间只来得及带走六代祖师的舍利子……”

“天意,真是天意啊。”

一瞬间,半山和尚朝王观深深一躬:“贫僧悟了,求施主成全!”

“大师悟了什么,又想让我成全什么?”王观惊愕道,心里隐约明白几分,又不敢肯定,真的真的真的不敢肯定。因为一肯定下来,或许就意味着大出血啊。

“正如皮施主所说,这是佛祖的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