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页)

弟先占据四座城市,等大队前部人马抵达之后,部队则交出城市的管理权,开始快速行军,整个部队这么依次进发,保证太平军的大队人马能够尽可能把力量放在行军之上。

三天后,也就是9月24日,太平军郴州主力抵达永兴,韦泽带领的第一师也得到了最后的两百多支改装后的燧发枪。韦泽让出了永兴,自己带着部队南下,搜寻清军的追击部队。

这次行军有韦泽的总参谋部负责各项行军,整体行军速度极快。原本萧朝贵带领三千精锐,用了20天从郴州抵达长沙。太平军郴州主力近四万人,则是用了16天就抵达长沙。

在咸丰皇帝得到的战报中,清军是如此描述太平军主力北上的。

“……束发粤匪为粤匪全军卫护,其所部飘忽不定,官军所到之处,束发粤匪皆先期抵达,与官军缠斗。一待粤匪大队通过,束发粤匪则立刻逃窜。官军追之不及……官军各队与束发粤匪接战,粤匪大队竟无须他顾,只用行军……”

至于咸丰皇帝非常重视的束发粤匪,此时也终于有了大量的详细情报,“……束发粤匪,皆衣竖领,两边领口各缝红布一块,肩头与臂膀衣上,封有白底黄色花纹布块。其俱束发,发上带牛皮小冠,冠不过数寸,不能挡风雨,当是匪首彰显之物……”

“束发粤匪乃粤匪精锐,每战以鼓号为令,列队徐而前,后有压阵兵以长枪抵其后背,稍有退却,立杀不赦,故与官军战,其虽死亦不敢退……”

“束发粤匪首领名韦昌荣,乃是粤匪大匪韦昌辉族弟……”

咸丰皇帝从这些奏章中清晰的看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塞尚阿指挥的清军根本没有阻击太平军,任由太平军从容的从郴州一路奔到了长沙城下。不管这帮人在打听束发粤匪的事情上到底有何“功劳”,咸丰皇帝可一点都没有奖赏的意思。

太平军从广西金田造反,经过朝廷兵马一年多的围剿,已经从几千人变成数万人马,而是现在施施然直奔长沙而去。对这帮根本不敢进攻的清军,咸丰大怒,他一面严令各军与太平军作战,一面调集各地兵马前往长沙围剿太平军,无论如何都要把太平军在长沙全歼。

10月12日,太平军主力抵达长沙城外,与接替了西王萧朝贵指挥权的曾水源汇合。

第37章 战长沙(十五)

1852年10月13日上午,长沙东城城墙上,两名40岁左右的男子带了几名亲兵马弁遥遥观望着太平军的阵列。

“江公,那就是束发粤匪么?”观望的两人中,那名满脸横肉,眼角下耷,狮鼻阔口的男子沉声问询另外一位坐在抬椅上,满脸褶子,脸型尖瘦的男子。

被称为江公的乃是江忠源,听了这个问题,他冷哼一声,“季高,那队人马正是束发粤匪,此贼不灭,粤匪不亡。”

这位字季高,狮鼻阔口,满脸横肉的男子乃是湖南巡抚张亮基的信任幕僚左宗棠。左宗棠能够理解江忠源的这点情绪,10月6日,太平军前队先锋与城外的太平军汇合,得到支援之后,太平军计划对城南清军阵地发动了一次进攻。

此时不仅太平军主力抵达长沙,清军各路兵马也汇集长沙。事先有了防备的长沙清军在江忠源的游说之下主动出击,妄图给太平军迎头痛击。出击的清军主动进攻城南太平军,结果被杀得大败。

战斗中,骑马奋勇冲击太平军的江忠源的右腚上被一名束发粤匪刺中一枪,当时就坠落马下。若不是楚勇们奋力营救,只怕江忠源就交代在战场上了。因为中了枪,江忠源只能坐在抬椅上,由亲兵抬着行动。而且据消息,江忠源曾败给过束发粤匪。所以左宗棠非常能够理解江忠源为何面对这些束发粤匪的时候会带着些脾气。

左宗棠对江忠源颇为敬重,自然不会故意去揭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