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部分 (第3/4页)
实在在存在。身为委员,就有制度赋予表达自己立场的的权力。最终的选择内容也是经过最终投票来决定。不管事前如何的协调,不管个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拥有何等的力量,最后的决定还是看投票的那一刻。其实仔细想起来,就算是韦泽这些年也没能靠他一个人说了算来解决问题,更不用说阮希浩了。阮希浩可以借用他的地位强行进来和雷虎与胡成何讨论,可他没有任何力量让整个中央委员会服从他一个人的立场。甚至连面前的雷虎与胡成何都有自己选择自己认同的理念的权力。
想到这里,阮希浩诚恳的说道:“两位大哥,我只求两位大哥能够多支持地方上的同志一点。我是这么想的,若是只是稍微支持一下你们认同的东西,而不是让整个局面都发生改变的话,这等支持就显得太虚了。你们现在支持,过一段时间这些东西会不会被收回去?”
雷虎心里面想,这些年中央放给省里的东西,又有什么是省里再放给中央的呢?至少他是找不到什么案例。既然如此,阮希浩的话就不成立。不过大家都是军队里面的大佬,这等事情自己有考虑就行,在雷虎决定完全站到阮希浩对立面之前,这等事情是没必要说道明处。
在还算是过得去的局面下,这次被阮希浩强行催生的会面也就到此为止。深感自己并没有达成目的的阮希浩转而找了其他的军队委员,试图继续扩大自己的支持者。
韦昌荣找到了韦泽,“四叔,最近这帮人串联的好多。你会不会担心?”
韦泽摇摇头,“昌荣,你是不是觉得这种串联会把局势弄糟?”
韦昌荣连连点头,“不谈具体问题解决,只是拉帮结派,怎么看都不是好事。”
韦泽摆摆手,“我不这么看,在决定怎么分好处的时候,不让人串联是不可能的。若是串联一下就能多分点好处,谁都会选择串联。你喜欢不喜欢那是你的问题,这也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吧。”
“省里想得到更多人事权也是必然过程喽?”韦昌荣提出了这个很现实的问题。
听韦昌荣不爽快的语气,韦泽忍不住笑了,“这个问题就得看我们怎么解决,这不是分好处的问题。这是一个干事的问题。”
PS:今天只有一章。祝贺大家元旦快乐!
第133章 更正确的选择(四)
“随着未来几年内一部分人退休,对现在中央委员会人数比例进行调整,你觉得会遇到多大的问题。军队上层的士气会不会受到打击?”韦泽向韦昌荣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至少从韦昌荣的表情上来看,他并没有被这个问题给唬住,想来应该是很早就有所准备。
权力结构的大变从来不是那么轻松的问题,汉朝十常侍与外戚同归于尽的互相杀戮,让东汉的体制发生了局面,朱元璋为了改变权力结构大杀功臣。这都是普通人耳熟能详的内容,若是从历史书上来看的话,每朝每代的斗争都意味着鲜血。或者来自内部的主动,或者来自外部的介入。想不流血就改变权力结构,至少到现在还没出现过。类似不流血的大概有所谓“杯酒释兵权”,即便被吹嘘成那般模样,民间还有《打龙袍》的戏曲,著名的一段就是“喝醉酒误斩了郑贤弟”。
“只要他们能退下去,不再是中央委员会委员,这个事情就能办成。”韦昌荣很有把握的对自家四叔说道。韦昌荣所讲的不是这帮人的官职,而是他们在权力体系中的身份。哪怕是身为军委副主席,只要不是中央委员会的成员,那就仅仅是一个军委副主席而已。而一个某总部的副司令,只要是中央委员,就能决定国家的未来大计。这是权力体系决定的事情。
如果韦泽搞的是封建皇权,一切决定权最终由皇帝所有,那么韦泽或许可以不考虑这些。几道圣旨下去,就等着激烈的反弹。熬过这段艰难时间之后,等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