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3/5页)

。血水流进护城河,很快,护城河里漂浮着一层红色的液体,让人作呕的血腥气迷漫在空中。

韩军打得异常顽强,秦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付出很重的代价。不过,毕竟实力太过悬殊,韩军的抵抗很快就给秦军击溃,无数的秦军涌进去城去。要是城门是管道的出口的话,秦军就是流淌在管道中的激水,过了城门就没有约束,弥漫在新郑城里,到处都是。

内史腾兴奋得象打鸣的公鸡,猛地拔剑出鞘,耍了一个漂亮的剑花,大拇指一竖,赞道:“周大人的主意真绝!新郑得破,周大人第一功!周大人,走,进城去!”一拍马背,就要进城。

周冲叫道:“慢!”

内史腾好奇地道:“周大人,进城啊,你怎么不动?有事,进城了再说。快啊,现在进去,还可以捞到几个人杀,再晚就给兔崽子们杀光了,连兔毛都看不到。”

周冲坚定地道:“将军,我要你马上传令,约束三军:不得抢掠,不得奸淫,不得乱杀,不得对韩王无礼,不得损毁韩国宗庙,不得进入百姓家里!”

内史腾迟疑着道:“周大人,这是乱军啊,就是我想约束,也是有心无力啊!”

周冲右手按在剑柄上,道:“要是将军做不到,那我周冲就对不起将军了,周冲只好行使王上全权特使的权力,我自己来处理!”

内史腾无奈地道:“周大人,那你得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做?”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章 活捉韩王(上)

“将军请想,我军历年征战,攻城略地在所不免,可是有多少百姓因为乱军而被杀死,有多少百姓因为我军没有约束而家破人亡。大秦被称为暴秦,不是因为大秦能征善战,也不是因为大秦上首功,而是因为军队在入城之后的约束不够,百姓无辜遭殃。”周冲说出自己的要求,道:“周冲奉王上之命治理韩地,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使韩地百姓少遭杀戮,我请将军做到四个字:秋毫无犯!将军,我提醒你,必须做到这四个字!”

周冲非常清楚,秦国之所以被称为暴秦,和秦法缺少仁德之教有关系,秦军战胜之后的杀戮也是一个因素,要治理好韩地,首先要做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就是收拾民心,那么约束三军,少杀戮就有绝对必要。

当然,周冲另有打算,他治理韩地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要是做得好,用仁德之教弥补秦法的苛暴,把韩地做成一个样版,对将来秦法的修改、秦国施政理念的修订或许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不用说,秦法完备详尽,就是太过苛猛,属于猛政中的极端,在中历史上绝无仅有。在战争年代不会有问题,在国家统一之后仍然不变的话,问题会很严重,历代史家对此多有指责,贾谊评秦始皇没有“因时而改政”是非常中肯的论断。

周冲这一计划非常深远,要是成功的话,改变秦法、秦政并非不可能,秦朝也许不会覆灭,中国历史也许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一个让后世赞叹不绝的方向。

正是基于这点考虑,周冲的态度才异常强硬,内史腾迟疑着道:“周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内史腾也不希望多有杀伤,可是,周大人也知道,这是乱军,乱军是最难约束的,这事还真不好办。”

这种情况下,要约束军队本身就很困难,更何况还是一个大转弯,实行的是秦军历史上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困难就不是一般的大。周冲很是理解,毫不动摇地道:“困难虽然大,周冲相信将军一定能够做到!”

话说得很漂亮,就是不免撂挑子的嫌疑,内史腾沉思一下,道:“周大人既有此意,内史腾哪敢不配合。我内史腾这辈子都在战场上打滚,杀的人也够多了,少杀点也是积德。兵家杀人太多,福不过三代,祸延后人,这也算是给后代积点私德吧。来人,传我将令:杀戮无辜百姓者,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