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2/5页)

遍,其余六国比起秦国就落后太多了。顺便说一句,不要小瞧牛耕技术,在当时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就好象我们今天的机械化农业差不多。要是在全国推行牛耕铁制农具,可以预见得到粮食地产量会有一个飞跃,老百姓吃上饱饭也就不难了。

秦王双手互击一下,道:“对,这话可是说到寡人心里去了。寡人到处去看了看,发现各地的农耕比起我大秦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一定要把大秦的农耕技术推广出去,寡人把话撂到这里,不出三年,全国必然是物产丰饶,老百姓有饭吃,不用再饿肚子了。”

商鞅变法后秦国奉行的两大国策就是耕和战,是以秦国地农业在当时属于高度发达。据历史学家估算,秦始皇统一中国出动了一百万军队,而秦国的总人口才五百万,平均每五个人就要供应一个兵士的粮食,不要说在秦代,就是在中国前些年都难以做到,而秦国硬是做到这一点。原因在于秦国有一套完善的农业保障体系,这套体系就是放到现代仍然很先进,这点六国没有,要是把秦国的农业推广到全国,全国要是不富就没道理了。

想到这种美妙的后果,周冲眼里都冒星星了,来个锦上添花,道:“王上,周冲以为大秦的农业之所以取得成功,和大秦的水利有关。都江堰使得蜀中成天府之国,关中本有凶岁,有了郑国渠关中旱涝皆足……”

秦王挥手打断周冲说下来,道:“周先生提醒得对,光有了农耕技术,要是没有水利来保障,要是遇到凶岁也没有好收成。嗯,就这么办,寡人决定要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保证百姓耕种,这事就让郑国带领水工去勘测,哪里需要修、哪里适合修,就在哪里修。”

“王上圣明!”众人心悦诚服。

秦王接着道:“至于用铁农具一事,寡人看可行。铁虽好,但不如青铜成熟,大秦的青铜优于天下,大秦的兵器都是用青铜做成地,足以应付局势的需要,没有必要占用这宝贵的铁。只是,寡人以及应该加大在冶铁上地投入,以便产出更多的精铁,周先生可有妙法?”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七章 伐楚之议(八)

有多重要,只需要看看身边有多少东西不是用铁做的据考证中国历史上的铁最早是出现在商代,只是由于技术上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使用的却是青铜。

中国历史上青铜的巅峰时代要算战国时期,取得巅峰成就的就是秦国。秦朝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就是靠青铜完成的,秦始皇那支无敌的军队横扫天下,用的就是青铜,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大一统格局就是用青铜铸就的。

秦国的青铜技术让现代的科学家着迷,晶相检测的结果是太优秀了,可以说完美。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周冲才主张把铁用在农业上,推行铁制农具,而不是象六国那样用在军事上。

秦王具有罕见的洞察力,不仅同意周冲的提议,还要加大在冶铁上的力度。这已经够让周冲兴奋的了,最让周冲意想不到的是,秦王居然向他问计,周冲念头一转,一个主意出一在心里,笑道:“王上,可以用煤取代木炭,炼出来的铁会好得多。”

周冲只不过是依照现代科技做出的事情,在秦王他们眼里可是了不得的成就,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秦王才向周冲讨主意。秦王很是兴奋地道:“周先生神奇,此法必是妙法,有了此等奇术,大秦何愁铁器不广?”

现代的钢铁厂都用的煤,谁还在用木炭,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却给秦王如此盛赞,周冲虽然好笑,却也知道时代限制,没办法的事。道:“王上,周冲以为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用,若是可行再推而广之。”

秦王拍着周冲的肩道:“就依周先生。请你们来议伐楚,你们却给寡人出了这么多的好主意,寡人心里高兴呐。只是,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伐楚之事不得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