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5页)

?现在断绝赏银,林丹最快也要到明年六月份以后才能叩关,而林丹汗最有可能的线路就是大同到宣府一线,朕会让他们做好准备,到时候看看林丹汗到底值不值得每年四万两?”朱由校不以为然地说道。

“陛下,不可,关于赏银的事情,可以少给,但是不能不给,待贵英进京之后,臣愿意出面与其商量赏银的事情,臣一定能将赏银数量降低到两万两以下。”李宗延急忙说道。

“臣以为李阁老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韩爌也说道。

“请陛下三思!”李起元也赞成道。

“既然几位都这么想,朕允许你们先去商量赏银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

送走三位大臣,朱由校立刻传召李永贞,说道:“如果林丹汗的使者贵英一旦进京,立刻通知朕,同时还要派人盯紧贵英,朕要知道贵英的一切行踪。”

“诺。”李永贞回答道。

大明帝国银行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和建设,动用了宫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朱由校的亲自指示和协调下,宛平县和大兴县两地的帝国银行此时已经正式营业三天了。

两处帝国银行都是选在以前被抄没的官宦之家,房间主体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仅仅是对保安措施进行了升级,朱由校不想让这件事情拖太久,他怕时间长了会生变,所以匆匆忙忙的先开业,然后又安排骆思恭按照他的要求在京城另外选地址开建一家标准化的帝国银行。

帝国银行不同于以往的钱庄,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兑换银元。银元的推行对于朱由校来说关系到接下来许多政策的执行。简单来说,此次货币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新政的成功与否,朱由校的新政许多新政是直接建立在新的货币制度之上。

朱由校决定微服出宫去看看新币到底推行得怎么样了。

朱由校出宫的第一站就选得是帝国银行。帝国银行虽是朱由校一手策划的,但是朱由校受制于皇帝的身份,并不能经常出宫,这帝国银行他还是第一次来。

帝国银行使用的是官邸,给朱由校的感觉好像太不正式了,要不是外面挂着“帝国银行”四个大字,朱由校都不敢确认这是帝国银行。

“必须将宛平县那家标准化的银行尽快建起来,以后所有帝国银行都必须按照那种标准来建。”朱由校吩咐道。

“诺,只是按照陛下要求所建立标准化的帝国银行,完成一家的时间最少需要两个半月的时间。如果要在剩下的时间里完成十二家标准化的帝国银行,那就必须同时动工。”骆思恭回答道。

“朕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而现在京师附近的流民数量极多,你们可以雇佣流民,同时开建其余的帝国银行,这样不但可以缓解一部分京师的流民问题,还可以缩减工期。”朱由校说道。

“诺,臣立刻去安排这件事情。”骆思恭回答道。

当走进帝国银行之后,朱由校又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新币的宣传图和新币兑换规则都贴在银行里面,不贴到外面墙上去?”朱由校不满地问道。

“这……”被问话的是宫里出来的太监,现在年级大了,做事还算稳重,就被宫里安排到了银行工作,现在是这间银行的主事。朱由校的问题,他一时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

“有什么话直说?朕给你做主。”朱由校看到他吞吞吐吐,就知道事情可能有什么隐情。

“爷,银行原本是将这些贴在门外的,可是一到晚上就被人撕,这两天来,银行这边是贴一次就被撕一次,银行这才不得不将这些都贴到了里面。”主事太监回答道。

“这是怎么回事?骆指挥使,锦衣卫不是有专人在银行坐堂吗?”朱由校问道。

“锦衣卫的确专人坐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