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回 天汉山继亮中计 佘塘关继业迎亲 (第2/5页)
老王爷不在家,八少爷的命不没了!杨洪把经过简单述说一遍。
杨洪问:“老王爷干什么去了?”
“给七少爷迎亲去了。”杨洪这才注意到杨府里外悬灯结彩,正在操办喜事。“什么时候走的?”
“走了好几天了。”
“定的哪天拜堂?”
“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新娘抬来,什么时候拜。弄不好,得抢来。不让抢,非打起来不可。”
杨洪说:“老杨家人怎么还抢亲呀!”
这里有段原因,那位说了,成亲是好事,怎么能打起来呢!
前文书说过,近来杨衮心里不痛快,正为杨继业的婚事犯愁。杨继业自幼订亲,未婚妻是佘塘关令公佘表之女,叫佘赛花。佘赛花有两个哥哥佘龙、佘虎。那佘赛花同杨继业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就是不同时,两家是爱好结亲。
十几年前,老佘表和杨衮挺好,两人都会打暗器:杨衮使走线锤,佘表使走线鞭,都以此成名天下。走得挺近,吃喝不分,佘表经常来找杨衮请教兵书战策,也常在一起练武过招。
一次,哥俩正喝酒,六岁的杨继业到客厅找父亲。余表一看,杨继业长得五官端正,体格健壮,十分爱惜,向杨衮当面提亲,将女儿佘赛花许给杨继业。杨衮一听,非常高兴,就答应了。两家换了庚帖,杨衮又送去定礼,佘家也回敬了东西。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又过数年,两家来往少了些。杨继业每天用功,习文练武,没空到佘家去,就是过年也不去,打发家人看望。佘赛花长到十五六岁,出息得像朵花一样,不但长得美貌多端,天姿国色,而且,熟读诗书,精通音律,又和父亲学了一身武艺,文武兼全。老佘表拿女儿当成掌上明珠,爱如珍宝。
有一次,偏巧火山王和佘表被北汉王召到京城晋阳议事,两个人为了国事争个半红脸。杨衮发现佘表这个人,占奸取巧,阿谀奉承,好占便宜,所以产生反感,不爱理他。佘表看杨衮也别扭:这个人又倔,又傲,仗着他那点能为,谁也看不起,你也就是个武夫,有什么呀!当初我怎么瞎眼睛把女儿给了他儿子了呢?从此,两家隔阂越来越大,近几年互不往来。
杨衮年迈,什么事也不出面,佘表认为杨家要衰败,就起了退婚的念头。前年杨衮派人送信要娶亲,佘表故意推托说女儿年幼,正在用功,以后再办喜事。杨衮也没在意,等着呢!哪知道,佘赛花长得跟天仙一样,又有本领,当时在朝里都传开了。都说:谁要娶了赛花小姐,那可是修来的福气。
朝中又有位令公动心了,此人叫孙通,有一子叫孙秀。孙通想:我托个人给说合说合,把佘赛花给我儿子多好呀!他不知道佘赛花有婆家了。为这事他领孙秀去了一次佘塘关,叫孙秀认识个门,然后孙秀常去佘塘关。这个人会说话,会处事,家里又舍得花钱,把个佘表哄得滴溜转。
余表后悔,给女儿定亲太早,不然,嫁给孙秀多好呀!孙秀一看有门了,跟他爹说,孙通找大丞相欧阳芳做媒人,欧阳芳也不知道佘小姐定亲了,慷慨答应,找佘表提媒,佘表迟疑一下就答应了,两家也换了庚帖,下了聘礼。回家去一合计,这个事不好,这叫一女两聘,将来非打官司不可!我得快把杨家这门亲事退了。
就这样,他给杨衮写封退亲信,带上庚帖和聘礼,派人送到火塘寨,杨衮看罢书信,生气,告诉佘塘关的人,亲事我杨家不同意退,小姐的庚帖先不给。送信人回去了。
杨衮觉得奇怪,佘表为什么要退婚?派几个家人偷偷到佘塘关一打听,才知道,佘表把女儿许给孙秀了。这可把火山王气坏了,杨家的儿媳妇,要嫁给孙家,这口气顺不过来,冲这个,非把佘小姐娶过来不可。
上次丁贵请杨衮的时候,正是家人探信未归,等家人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