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回 走线锤锤打佘表 晋阳城城外观阵 (第3/5页)

杨继业,攻打余塘关。我将杨继业打伤,那杨衮上阵和我决一死战。我用走线鞭打他,老儿杨衮反用走线锤破了我的银鞭,又打伤微臣,赵匡胤乘机夺下关城。微臣本应与关共休,又怕我主不知城池失守,无人送信,误了国事。故此,我父子进京请罪,请王爷速发兵,捉拿杨衮。”

“佘爱卿免礼平身。你镇守佘塘关,为国操劳,孤王不怪。那杨衮的事,孤早知道,崔虎和孙令公都已讲过,这个账早晚要算。老爱卿,好好将养身体,等伤势好转,帮孤守城!”

“谢千岁。”这会,佘表的心才放到肚子里。他擦了汗水,站起来:“千岁,赵匡胤抢关夺寨,眼看打到晋阳,应该速想良策,免得城池失守。”

“佘令公不用担心,孤王早有退兵之策。”说到这,他往身旁一指:“你看,这位是我们请来的老英雄。有他帮忙,退兵不费吹灰之力。”

这回佘表才注意,在刘崇左上首坐着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年过六旬,个子不高,骨瘦如柴,头带九棱巾,身穿古铜色长袍,上绣俊禽,腰系杏黄丝绦,青色中衣,白袜厚底云头鞋;往脸上看:奔楼头,凹鼓脸,两道肉扛子眉毛,一对绿豆大的小眼睛,漏孔鼻子,大蛤蟆嘴,薄嘴唇,招风的耳朵,稀稀拉拉的几根胡子。手拿蝇甩子,往那一坐,闭目养神,凡人不理。要不是蝇甩子动来动去,以为是死人呢!怎么看,怎么像死了五百年的干尸,怪吓人的。身后站着位大将,这个人个子太高,把银安殿都显得短了。

佘表问:“这位老英雄是从哪儿请来的?”

刘崇说:“他是白从辉的师叔。自白元帅天井关失守之后,从龙口山陆家寨请来的。他姓陆,叫陆松,字表维胜。身后那员将是他的令郎,叫陆天雕,外号大锤将。陆老隐士乃世外高人,善于排兵布阵,在城北面摆了一座大阵。刚才孤王去观阵。此阵十分厉害。赵匡胤来,叫他插翅难逃,全军覆灭!”

“这可太好了。陆老英雄保住晋阳,真是河东老百姓的恩人。”佘表恭维几句,以为陆松能客气客气,哪知道陆松连眼皮都没拾,没理他。佘表把话咽下去了。

随后,刘崇叫人安排佘表父子住处,加固城墙,屯粮招兵,每日练阵,准备同大周决一死战。

这天,守城军卒报:“赵匡胤兵马到了,正在城外安营扎寨!”

刘崇说:“好!众卿保驾,孤王要亲自出马,见识见识周朝的兵将。”

文武下了银安殿,各骑征驹,来到北城下,点兵一万,放了十三声大炮,北汉王压骑逍遥马,前呼后拥奔向疆场。前边是弓箭手、长枪手、藤脾手、校刀手,跑出城外,各按队形站好,举旗者列立两厢,后边是马队,列开阵势。文武来到疆场,高挑九曲歪把黄罗伞,刘崇在伞盖下带住战马,左边是丞相欧阳芳,镇京大帅、金枪将呼延凤,镇殿将军崔虎和佘表、佘龙、佘虎。右边是陆松陆维胜,接着是大锤将陆天雕、元帅白从辉、单珪、文治刚、武治国、陈天寿、张文辉、杜国显等。白从辉派兵到周营前讨敌骂阵。

时间不大,周营亮兵了。赵匡胤带着军师苗光义、石守信、史彦超、潘仁美、马全义、郑子明、张光远、罗延西、曹彬、曹翰等来到疆场。高怀德被佘表打得至今伤未痊愈,没有出营。高怀亮一来照看哥哥,二来保驾,和赵普在黄罗帐照看柴荣。余者全来了。

北汉王刘崇看看周营兵将,队列整齐,军纪森严,当兵的号坎鲜明,当将者盔明甲亮,心中合计:卖伞的当皇上,算卦的当军师,要泥腿的赌棍当元帅,卖油的当大将,还能兵下河东,直捣我的晋阳,看来不能小看人呀!想到这,刘崇催马奔队前。保驾的是金枪将呼延凤和元帅白从辉,带战马高喊:“请赵元帅过来答话!”

军师苗光义派黑白二将保元帅,一个郑子明,另一个武状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