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刘大奈试才招婿 高君保夜奔躲婚 (第2/7页)
孝仁义齐全,为国为民,甘洒热血,他保明君扶真主,一统天下,他做得对。那赵匡胤为帝之后,减税赋,免徭役,天下大赦,万民欢呼,风调雨顺,为父佩服得五体投地。最近南唐造反,无故犯境,高怀德保宋主御驾亲征,在寿州被困数年,留下君保这点骨肉,怎忍心加害!现在为父也是宋朝子民,当初错保刘王,追悔莫及,盼望你们走正路,投明主,为国出力报效,故此当初的事为父早就算了,冤仇宜解不宜结,你还捉他干什么?你还不向高公子请罪等待何时?”
刘虎听罢要施礼,被高君保一把拉住:“少寨主,千万不可如此,这样我坐不住了。”转身又对刘大奈说道:“老前辈大仁大义,不记私仇,以国事为重,君保终身难忘。当初我父伤了老前辈,高君保替父赔礼谢罪!”说完,撩衣跪倒给刘大奈磕头。
刘大奈把他搀起来。常言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高君保磕头,刘虎气儿全消了:“高公子,是我鼠肚鸡肠,请原谅。”
“少寨主,你就不用客气。”
说罢分宾主落座,从人献上茶来。茶罢搁盏,吩咐下边准备酒宴。
屋里言归于好,乐坏了窗外的女英雄刘金定。心想:我父亲深明大义,化干戈为玉帛,力挽狂澜,保住高公子性命。看来这门亲事,还可做成,只是不知我父亲是否相中。又暗暗埋怨:二哥呀!你快点谈正事呀!这门亲事能否做成,你怎么还不说话呀?刘金定实在憋不住了,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这是兄妹俩定的暗号,“咳嗽”是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姑娘打出暗号,含羞要回绣楼,被丫鬟春兰拉住。低声说:“小姐终身大事,非同儿戏。听他说些什么,好定夺。”
金定说:“在窗外偷听,观之不雅,传出成了话柄。”
“咱们是武将,怕他何来!敢立招夫牌,就不敢偷看小女婿了?”
“该死的丫头!”金定笑了笑没走,侧香躯站窗外,听屋里动静。
再说刘虎,听见妹妹咳嗽一声,心中暗笑;姑娘大了,脸儿大,这是着急了。让我提亲,怎么提呢?我父亲还不知道,这么办,我得告诉他。想到这,说道:“爹爹,请告便,孩儿有话要讲?”
“高公子不是外人,有什么话你就在屋里说吧!”
“不行!高公子初次登门是客人。”
“好,高公子,老夫告退,去去就归。”
说完来到房外,刘虎跟出来,在老人耳边说了几句,最后说:“爹爹,妹妹相中高少爷,您看这门亲事做得做不得?这事我可不管了,您看着办吧!”
刘大奈说:“好,我自有主张,你去催灶房快点上菜摆酒,做得丰盛些。高公子是贵客,我要陪高少爷喝几杯。”
“是!”刘虎走了。
时辰不大,酒宴齐备,请高君保入席。君保以实为实坐下。这桌酒宴太好了,虽然没有玉液琼浆,蒸龙炸凤,也称得起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刘大奈又拿出毫州的陈年贡酒,把酒倒好说:“高少爷远路而来,受了风霜之苦,小女无知多有得罪,特备水酒压惊,薄酒淡菜聊表寸心。”
“老将军,君保有何德能,劳累您这样款待!君保受之有愧。”
“不要客套,请酒!”
“我就实受了。”说完一老一小对面坐好,推杯换盏吃喝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花刀令公刘大奈说:“请问将军青春几何?”
君保答道:“年方二八。”
“可曾娶妻?”
高君保脸一红,低声说:“尚未定亲。”
“哎呀!这就是你父母不对了。高家人稀,早该成亲接续香烟。”
“常言说一心不可二用,眼下正是男儿立志之时,不能虚度年华,应该先立业后成家。况且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