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破重围郑印回京 请女帅赵普献策 (第2/8页)
爷能行就叫他去吧!常言说救兵如救火。郑印,你要速去速归!”
郑印说:“我知道。”
就这么,把高怀亮身上背着的圣旨交给郑印带好。又给他准备了五斤牛肉,十多个慢头,还有一个大水葫芦,又给马饮水喂料。这时天交四鼓,还有一个更次天就亮了。郑印说:“如果顺利,天亮之前我就能冲出去了。冲不出去,我就回来,你们不用担心。”
赵匡胤说:“好,贤侄保重!”
郑印给马透透鞍子,拍拍马脑袋说:“伙计,今天你受累,还得跑一趟,鼓鼓劲冲过去,回头你歇着。”乌骓马正吃得高兴,听了主人说话,好像明白,扬起脑袋“唏溜溜”一声长鸣,意思是说:小主人,不用嘱咐,叫我干什么我干什么,不就几十里地吗,快走吧!
郑印刚要走,被赵匡胤拦住:“贤侄,你没有盔甲,闯敌营太危险,没有护体遮身甲叶子哪行?略等片刻,伯父送你一套。”说完传旨:“快给我御侄取来我行官内存放的那身乌金盔甲。”“是。”侍从答应一声,骑快马回城,时辰不大把盔甲取来,还带来一身内衣和战袍,递给了郑印。郑印接过来一看,这身乌金铠甲太好了,虽然不是刀枪不入的宝铠,也是世上稀有的珍品。
这是当初赵匡胤叫宾州官员专门打造的,准备郑子明过生日的时候,赵匡胤做寿礼送给他。皇上要套好盔甲,地方官员尽力来办,请上等工匠,精心制作,做好了送到朝内,郑子明也死了。赵匡胤喜欢这套盔甲,又想念郑子明,出征的时候就带出来了。他想哪个大将立功,就赐给那个。今天正好用上,给了郑印。
郑印是黑脸将,配上这身乌金盔甲正合适,军卒帮他穿戴起来。郑印带上乌金盔,扣上搂颔带,挂上甲叶,系上纽绊,九吞十八奓,吞口兽面挂上鱼褟尾,征裙上卡金边走金线,上绣花贯鱼肠,足蹬虎头凹面靴,外皂罗袍,背上钢鞭,往那儿一站,真是人凭衣服,马凭鞍,这一穿戴上,威风多了。文武齐声赞叹,郑子明一辈子能为一般,想不到有这么好的儿子。苗从善又写个路途单交给郑印,嘱咐他别走错路,到京城叫一字并肩王赵光义速发救兵。郑印点头,辞别众人,飞身上马,直奔敌营。轻车熟路,从哪儿来,还从哪回去。
真叫郑印猜对了,南唐兵将没有准备,他们认为闯营的人刚进寿州,不能马上回来,要闯营也得天亮。咱们累一夜了,睡觉吧!所以,砸坏了的营门,也没修上,挑开的丫叉也没插上。将官都睡觉去了,兵卒们有的打扫战场,有的埋死尸,有的捡兵器,大多数人歇着去了。郑印来的正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飞马冲进营盘,南唐军卒看见他了,想拦挡晚了,他过去了,郑印很顺利地杀到中营。
林文善也没料到郑印去而复返,他也认为没事了,脱掉盔甲,换上便衣,到后边帐篷去处理善后。吕文刚、吕文忠两个先锋死了,林文善得安排一下呀。他正在后帐处理事情,忽听营中一阵大乱,林文善问:“出什么事了?”
中军官跑进来报:“林元帅,大事不好,刚才闯进寿州那个黑脸将,又杀回来了。”
“哎呀!不好!他准是搬兵去,快给我备马抬刀。”
军卒答应一声忙去准备,林文善顶盔披甲,收拾好一切,带亲兵卫队出来一看,郑印早跑没影了。
那郑印如鲲鹏展翅,一口气闯过敌营,又跑出十多里地,天光大亮。耳边听不见杀声,身后无有追兵,前边来到一片树林。英雄下马手牵缰绳,进了林中,再看这匹乌雅马,累得通身是汗,如水洗的一般。郑印心疼,急忙把肚带松开,把马鞍子拿下来透透风,叫马啃青吃草。自己摘盔卸甲,包好挂在鞍鞒之上。只觉得腹内“咕咕”直响,又累又饿。他坐在草地上,打开水葫芦喝了半下子。拿出牛肉、馒头吃了几个,吃得真香呀!吃完了倒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