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施巧计匡胤脱险 邺都城柴荣投亲 (第3/5页)
,谁也不论。从那当兵的身旁过去,也不拦也不问。柴荣进了城,打听明白帅府的下落,直接到了辕门前抬头看了看,这个门口好威风。胆小的不敢过去。当差的最小六品官,一个个挎着腰刀,腆胸叠肚,撇着嘴,眼睛全往上瞧。柴荣刚到门前,这些人一齐问:“干什么的?鬼头鬼脑的,后退!滚开!”
柴柴这个人忠厚老实,举止稳重,讨不出别人骂。今天没办法,强作笑脸,抱拳施礼:“差官大人,辛苦了!我是外乡人,远路而来,求见郭元帅。”
“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庶民百姓。”
“老百姓还想见元帅,真不知自爱!”
“我有事。”
“元帅日理万机,公务太忙,不行!”
“我这有个门帖,劳您送去行吗?”
“没工夫!”
“我是投亲的。”
“别穷极生疯,冒认官亲,走!”说完,伸手推柴荣。
柴荣心里不好受:官民之别,太厉害了!想见面都难。我也是八尺男儿,为啥要来投亲?碗边饭吃不饱,周济一时,不能管一辈子。低三下四我受不了!不找他们了。想到这,一甩袖子离开帅府辕门,走出几步,拐过大墙又止住脚步:不行呀!这不是耍脾气的时候。我不靠亲戚行,二弟、三弟怎么办?二弟是国家罪犯,各处缉拿,上无栖身之地,下无立足之处;三弟也无家无业。我们一个头磕在地上,能不管吗?那哥俩,不定怎么盼我回去呢!还得回去。既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将来我要时来运转,得个一官半职,绝不能像他们这样,狐假虎威的!
前门进不去,看有没有侧门?他顺着大墙往后绕,在北边有个大门没台阶,看样子是进车辆的。两扇门,虚掩着,门前有两个军校把守。柴荣远远看着,不敢过去,怕也不让进,白染一水。哎,正这时大门一开,从里边走出个丫环。手里拿个纸包,到在门外说:“二位军爷,哪位辛苦一趟,老夫人有话,明天到万佛观去烧香,这有几两银子送给观主,叫他准备准备。”
“哎!我去。”其中一个接钱走了。
丫环回头刚要进去,柴荣一想,我和丫环说说,也许有门儿。想到这紧走几步,到门前:“这位姑娘请留步。”
没等丫环说话,那个把门的过来:“干什么的?”
“我有事情。”
那个丫环回头看了看,见柴荣面带忠厚不像歹人,便说:“军爷,容他把话说完。”
门军冲柴荣一瞪眼:“你要说不出子午卯酉,看我怎么打你!”
“这位姑娘,请问元帅夫人可是姓柴?”
“不错。”
“恕我一个罪说,可叫柴一娘?”
“住口!你怎么叫老夫人名字?”
“既如此,我就找对了。这有个门帖,求你交给柴夫人。”
“这可不成!我们是内宅的,不管外面事,更不管传书递信,老夫人知道了不答应。你到前边去吧!”
“姑娘,我是柴夫人家乡来的,特意投亲,这有门帖交给夫人,自然明白。”
柴荣怎不直说,是侄子找姑妈呢?不行。如果老百姓,倒可以;郭威是朝中功臣,独占邺都。离朝的大臣,是海外天子,执掌生杀大权,统领千军。柴荣是贩伞老客,地位差得太悬殊。富而不仁,不认亲的不在少数。你投亲,手下人都不相信,说不定没见着郭威,叫手下人折腾死。说话留有余地。
柴荣恳求丫环,真好使,到底是女孩儿,心肠软,看着柴荣怪可怜的:“这么办,我拿进去看看:夫人要是高兴,我就交给她;要是不高兴,这个门帖我也不给你送出来了。”
“好吧。”丫环进去,柴荣在门口转来转去,心中不安:也不知道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