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北地边墙 (第2/2页)

煤,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伐木进程,看来未来还得有电有天然气,否则大好风光不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一点都不假,就是对于后世禁烧秸秆,不得不产生质疑。

那些所谓砖家,是否就是国外农化公司的代言人呢?

......

宣大边墙很是败落,跟后世八达岭旅游区简直两回事。

看得出存在修缮痕迹,勉强能够用,只是恐怕已做不到畅通无阻。

“陛下,臣一年多来对宣大边墙不停修缮,然耗银颇大,臣倍感力不从心。”

陈新甲勒住缰绳,朝天子拱手。

崇祯微微点头,没有开口说话。

朝廷拨出的修缮银钱,能十之二三落到实处,就已经很不错了。

大明一直修长城补长城,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鞑靼及建奴,却也相当于将自己固步自封,丢掉向北开疆扩土的形态意识。

关外也是华夏的,国境绝不可仅限于十三省,蒙元建奴对待华夏文化,是一种自卑的仰视。

只有华夏文明,才能让他们能歌善舞,才能让他们告别流离,继而休养生息。

崇祯顿感双肩一沉,这副担子重若千钧。

一行人再度扬鞭,几个武将与王承恩方正化早已习惯,王业浩马上功夫也不错,就是苦了钱、陈、傅三个文官的屁股。

于一处小堡子登上边墙,这儿有罗贷统领边军,防守数里内五个堡子。

尤世威不敢向部下介绍皇帝,打哈哈说是禁卫军黄总兵、朱将军等视察边关。

皇帝登上箭楼,塞外草原一望无垠,能看出很远很远,尽管边墙破败,却仍旧雄伟无比。

一旦发现敌情,通过边墙烽火台快速传递讯息,华夏人民智慧实在令人惊叹。

“朱...朱将军,此处名曰牛家窑,属原万全都司怀安卫区域,也就是王侍郎预判的叩关地之一。

此处驻军二千五,主堡屯兵一千,其余子堡各四百上下。”

崇祯点头,问向王业浩。

“王侍郎,你说建奴如果从这儿进入,最有可能攻哪座堡子?”

王业浩看了看地形,周边数里几个堡子地势略低,左侧一个还处于平地。

开口道:

“禀朱将军,建奴与鞑靼乃骑兵为主,讲究快速高效,平地处堡子可能性最高。

从此攻入,南可打怀安,进入大同腹地;东可攻宣化直逼京师,入关数十里便人烟稠密,更方便劫掠。”

众人听后不住点头。

建奴作战目的是搞清楚了的,大家心里都很坦然。

“甚好,尤总兵速速调整安排,马上去往下一处!”

“遵命!”

尤世威给罗贷交涉一番,罗游击送出一行人于堡外,在微风中一脸发懵。

丘八的地位提得这么高了?不应该啊。

文武全程都对那啥朱将军唯唯诺诺,连陈总督也不例外。

人家可是二品文官啊,太特么震惊加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