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第1/2页)

太阳越升越高,广袤原野中野草随风起伏,仿佛也在为英魂默哀。

“礼毕!”

十余息功夫后,钱龙锡按流程脱口而出。

崇祯退到下级平台,一众文武跟着他向右侧身,台子上闪开一条通道。

“高香缭绕护英烈,大明英烈佑大明,高香已燃,恭迎英烈神位...”

钱龙锡朗声高呼,语调拖得老长。

霎那间,军乐团奏响低沉旋律,与后世哀乐极度雷同。

台子侧面数十步开外,一队荷枪实弹的禁卫军举着刀枪,缓缓迈开步子走向平台。

队列中间,护着一个手捧牌位的军士,军士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正视着前方。

场面极度庄严肃穆,人们都紧紧盯着那尊牌位,护牌队止步于台前,军士小步走上台,将灵牌小心翼翼递给皇帝。

崇祯双手接过,上面是他亲笔题写的字:大明牛家窑战役英烈之灵位。

小小灵牌虽轻,此刻却重若万钧。

“英烈归位...”

钱龙锡拖着嗓子。

崇祯虔诚地将牌位放在大鼎后面,再缓步退后。

“向大明英烈,敬礼!”

值星官传达出钱龙锡指令,万余国家英雄们,受到君王直至平民的顶级膜拜。

60门佛郎机再度开炮,随后52阵枪声响彻天地。

紧接着,崇祯皇帝、钱龙锡、王业浩、陈新甲、傅宗龙、黄得功、尤世威、孙应元各插一柱香,包括选出的三个士兵代表、两个宣府百姓代表一一上台。

他们分别象征国家元首、朝廷中枢、地方大员、三个序列军队、大明百姓向烈士敬献香火。

近半个时辰祭祀告一段落,虽耗时还是有点长,不过对于以往那种动则数个时辰的无用功来说,简单且实在了许多。

祭祀讲求虔诚与仪式感,世人眼中的丘八和平头蝼蚁,能得到君王亲笔题字并亲手安放灵位,这个规格足以载入青史。

在青香散发的阵阵烟雾中,崇祯缓缓走到台沿,接下来将是皇帝的慷慨陈词时刻。

数万军民摆出的场面非常壮观,一面面旌旗飘扬,一个个儿郎神情庄严且精神抖擞,而那些俘虏则大多垂头丧气。

“将士们,诸位爱卿,朕的子民们...”

深吸一口气,崇祯扯开喉咙。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

台下明军将士带头,山呼万岁声震耳欲聋。

崇祯按了按双手,接着嚷道:

“今日我等在此集会,乃告慰大明英雄,朕身后座座坟冢,便是我大明脊柱,便是我华夏忠魂...

我大明曾经辉煌无比,太祖成祖带着儿郎叱诧疆场,令蒙元闻风丧胆,让辽东建奴俯首称臣两百余年...”

每说完一段,崇祯都刻意停顿一下,以便值星官将御音悉数传达。

这番演讲很重要,将表露出皇帝雄心,唤起这个时代极度缺乏的家国理念,他要让在场每一个人,都听清楚他到底在说什么。

崇祯轻咳一声,继续道:

“可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山河破碎,广大百姓流离失所!

那些蛮夷,那些贼寇,总以为大明软弱可欺,贼子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让大明几度生灵涂炭...

朕要告诉敌人,朕从未退缩,我大明儿郎从未退缩,朕御驾亲征,朕身后这一堆堆坟冢,就是扞卫大明尊严,用热血书写忠诚之有力证明!

今日我等不仅缅怀英烈,更是向天下蛮夷贼子宣告,大明虽历经磨难,但绝不会倒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