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2/4页)
着两枚炮弹中的一枚在清军中军大旗上打出了一个大洞,接着另外一枚炮弹竟然从江忠源头顶两三尺的地方飞过去。两枚炮弹直接砸进了清军密集的中军队列,惨叫声中,一名清军被砸烂了脑袋,炮弹钻出清军的脑壳,又把后面的一名清军的胸口骨头给砸断了。还有一名清军被打断了手臂,后头的清军又被砸的腿骨骨折。死去的清军还算好些,受伤的清军扯着喉咙惨叫起来。
清军的中军突然遭到炮击,还是如此准确的炮击。原本围着中军大旗的清军哄的一声就开始散开,只剩下江忠源和几名亲兵站在大旗附近。即便是胆气豪装,江忠源依旧觉得头皮一阵阵的发麻。方才一枚炮弹从他头顶两三尺的正上方经过,江忠源很清楚,若是这枚炮弹再低一些,如同西瓜般炸开的就不是江忠源正后方清军的脑袋,而是江忠源的脑袋了。
“逼着这些家伙们搞射击诸……诸,”此时参谋长张应宸已经上了城头,正好看到太平军炮兵的射击,他兴奋的喊起来,因为忘记了“射击诸元”这个词汇,张应宸索性不用标准词汇了,而是兴奋的喊道:“我逼着那帮家伙搞测量,看来测的很准么!”
第17章 道州盘桓(十七)
“运气好而已,你再打几炮试试看?”韦昌荣兜头给了张应宸浇了一瓢冷水。
方才韦泽的炮兵对着城外清军开了两炮,这两炮都很准确的打到了一里多地外清军大旗附近,一枚炮弹甚至击穿了清军的大旗,这在城头上引发了一阵欢乐的声浪。而清军很快就开始撤退,他们如同打了败仗一样飞速撤到了三四里地之外。
即便是被浇了一头冷水,张应宸看着清军逃跑的行列还是哈哈大笑。而教导旅旅帅柯贡禹虽然也高兴,却没有这么高兴。他见打炮已经见得多了,同样的定装火药,甚至是同样的炮弹,看似差不多口径的火炮打出去,射程,落点却是大不相同。甚至同一门炮,打出去同样的炮弹,落点相差也颇大。
作为教导旅,柯贡禹越来越清楚“同质化”这个词的含义,部队能够踩同样的步点,迈同样的步幅,火枪能够有差不多的弹道,子弹有差不多的威力。包括火炮有同样可控的射程与准头。有这样军队与武器,作战参谋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能更加有效率。
300多人的教导旅中多数是精锐部队,不少都是从永安城就跟着韦泽的部队,这帮兄弟们接受正规军事教育最早,被磨砺的最久。所以战斗中纪律性与服从性,还是进攻意志都颇为优秀。
这支教导旅可以说是韦泽部队中的绝对精锐,也是全军学习的对象。但是作为全军标杆的教导旅恰恰不能当作军事计划制定的标准。因为韦泽的部队战士入伍时间早晚不一,个人特点大不相同,素质参差不齐。若是以教导旅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的标准,那制定出来的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作战计划。
对这样看着成效不错的炮击,柯贡禹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自己造枪铸炮,那就好了!”
而韦昌荣负责全军作战训练的重任,他对张应宸兴冲冲的表现也是颇为不爽的。“应宸,选炮的时候你不在这里,多少好炮我们都没选,选炮的标准那可严着呢!废掉的东西比留下来的东西多出去几倍去。练兵时候用掉的红粉(这时代对火药的称呼),现在开起炮来,少说也得打死几十上百的清妖。”
林凤祥一直跟着韦泽,上了城头之后看到韦泽的炮兵炮火如此之准,已经大为惊讶。没想到两炮吓退了数千清军之后,韦泽的部队不仅没有兴高采烈,反倒大多数人都有种苦大仇深的表现。这种不满貌似还不是韦泽挑头想削谁的面子,而是为了一些林凤祥不明白的事情而发生的争论。
对于韦泽自家军中的事情,林凤祥也没办法劝说。但林凤祥看清军退下之后可没有调头离开的迹象,他忍不住对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