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承佑被刺白云寺 郭威借梦杀匡胤 (第2/5页)
不少,因为打仗,庙里和尚全跑了,剩座空庙。刘承佑进了庙门,郭允明把马牵进来,拴在院里,把庙门又关上了。
刘承佑来到大殿,跪在佛前祷告:“天地神佛有灵,如能保佑朕平安无恙,回到皇宫,朕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刚说到这,庙外人声嘈杂,马蹄声急。聂文进说:“万岁!追兵来了!怎么办?”
刘承佑更害怕了:“天哪!这又该当如何?郭威破了汴梁,国破家亡。我死不足惜,可叹刘氏家庙保不住,我父打下的江山,落入郭贼之手,到地府有何脸面见我刘氏的列祖列宗?撇下皇娘无依无靠。都怪我听了苏逢吉之言,害得江山破碎,身落绝境!”说罢,放声大哭。刘承佑想死,又舍不得,不死又没路,他哭起老祖宗来了。
茶酒使郭允明跪在刘承佑的身后,暗想:京城已破,汉朝算完了,不如另择新主,投靠郭威。可是我要就这么空手去,恐怕人家不能收我,事到如今我怎么才能立个功呢?……有了,干脆杀了刘承佑,我也好立功赎罪。这小子打定主意,寻找机会。
正在这时,庙门被人“轰隆”一声推开了,聂文进、后匡赞连忙出殿去迎敌。郭允明以为郭威到了,抽出腰刀,用足力气,照着刘承佑的后心刺去。“扑!”“啊!”刘承佑大叫一声。郭允明用脚一蹬尸体,拔出腰刀,在刘承佑的身上擦了擦血迹。他是扬扬得意:“这可是首功一件!”转身出殿,想去报功,抬头一看,吓得胆裂魂飞。从外边闯进来的不是郭威的人,是刘承佑的十几名亲兵卫队保驾来了,后匡赞领他们直奔大殿。郭允明一看,吓得连连后退,面色苍白。
后匡赞看见刘承佑被杀:“郭允明,这是怎么回事?你刺杀天子,反贼!你胆敢杀主求荣,把他乱刃分尸!”十多个人各持兵器,步步相逼。郭允明面无人色,往大殿里直退。现在后悔也晚了,荣华没换来,倒落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他心想:我要落在他们手,更遭罪。不如自刎一死,也好落个囫囵尸首。想到这,他把刀横在脖子上,牙一咬,心一横,双手使劲,“喀嚓”自尽身亡。死尸倒地,这些人到近前,各摆兵刃,一阵乱剁,砍成肉泥了。
后匡赞说:“天子驾崩,咱们怎么办呢?”
“汉室已亡,投降吧。”
正在这阵,史彦超、曹斌带人赶到,后匡赞等人扔兵刃投降。史彦超叫当兵的找来两领芦席,盖上刘承佑和郭允明的尸体,然后押着后匡赞等人回到皇城。到这一打听,方知后汉大臣金台御史潘仁美和团练使韩通归降了郭威。史彦超和曹斌到了八宝金殿,二人上前交令。郭威大喜,功劳簿上记了功。又派人捉拿苏逢吉的女儿苏皇后,这时有穿宫太监报丧:“苏皇后上吊自尽。”郭威传令:把苏皇后盛殓起来,和刘王同葬在王陵;把苏逢吉、苏豹和李业,押到史弘肇的坟前,开刀问斩,为死者报仇,家眷赶出京城。
这时,太后李三娘来到金殿,郭威也觉得不好意思,连忙跪倒施礼:“臣郭威参见太后国母。”
李三娘含泪说:“郭爱卿,你是托孤老臣,先王的心腹,许别人造反,可不该你反。当今天子尚在年幼,是你的晚辈,再不对也不该你兴兵,能对得起死去的老主吗?”
几句话问得郭威面红耳赤,他本意想登龙位,另起国号,见了李三娘就觉得不好意思了。思量了半晌,说道:“国母,臣此番兴兵,可不是为了夺江山要社稷,而是为国除奸,为民除害,讨伐苏、李二贼。想不到万岁被骗出皇城,在白云寺被郭允明所杀。当今驾崩,汉室江山怎么办?我还是汉朝老臣,可保刘家人登基。”
“郭爱卿,此话当真?”
“绝无二意!”
“就算哀家冤枉你了。”
“太后,不知刘家何人继位?”
“你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