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紧急动员 (第1/3页)

转眼到了三月一日,春暖花开,靖江王朱守谦和千户盛宣按辽王原来制定的计划,带着广宁中护卫两营步兵雄纠纠、气昂昂地开往河西,帮忙朝廷稳住河西局势,经营西域。

辽东万物复苏,自南向北,屯田工作又依次展开。

辽王府基本上不用再为屯田操心了。

但是太子走之前,曾交代黄湜,要对辽东半岛的屯田多加指导。这时,山东派的地方官也个个跑到黄湜那里取经,学习屯田。

辽东半岛山地实在太多,还真不适合推广学习长春、广宁和沈阳城周边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经验。

黄湜就结合辽王以前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理论对大家说道:

“在辽东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没有前途的,顶多是混个肚儿圆,要想过上小康生活,还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搞支柱产业。”

“你们说复州千山两侧尽是山地,不能种水稻,可以种棉花嘛。种上十万亩棉花,辽东四十多万军民的穿衣就有了保障。种上二十万亩棉花,辽东不仅不需要再花银子从关内进口棉花、布料,反而可以向关内输送棉花、面料,赚取关内的银子。”

“辽南山地日照足,可以种苹果,就象懿州土豆、黑山红薯一样,搞好了同样可以换取大把的粮食和银子。”

“还有那盖州、金州,海水那么多,晒成盐,不就变成白花花的银子了……?”

在黄湜的指导下,辽东半岛的经济很快有了大的起色。

一年之后,辽东就不用再从山东输入海盐了。两年后,辽东半岛的棉花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三年后,辽东的苹果已经成为贡品,摆到应天城老朱的龙案上。

靖江王一走,辽王没了倚仗,在看似漫不经意间,又开始了一项瞒天过海计划。

他让郭镇看守王府,自己以巡视辽北为名,带着两营中护卫人马到了沈阳。

按后世记载,帖木儿这时应该在继续死磕北面的金帐汗国,并没有挑衅明朝。

但是,朱植并不能确信历史轨迹按部就班地延续下去。

那个便宜大哥朱标太子本来不该来辽东的却来了一趟辽东。哈密本应去年就被大明收复的,现在还在蒙古人手里。

如果明军不开进西域、收复哈密,也许帖木儿汗国和大明像两个拳王在较量之前好好打量对手一番,谁也不会轻易出击。

但是明军开进西域、收复哈密呢?察合台汗国会坐视不管吗?

如果收钱乘胜进军察合台汗国呢?帖木儿会坐视不管吗?

倘若帖木儿这个枭雄带着他的二十万狼虎之师进犯大明呢?

朱植心里对靖江王能否取胜真没有底,越想越担心。

兵者,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靖江王毕竟只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歌手……

辽王一到沈阳,就给蒯富下达了一系列紧急军工生产订单:迅速生产十五门迫击炮、三门山炮、两千笠式钢盔、十万个三角刺……

自辽王到辽东以来,仗着手下的火器精良,追求装备和行军的轻便,一直没有生产和普及沉重的铠甲,只有部分人员才有简易笠式钢盔和棉甲。

但一想到此次有可能对阵装备有火器的帖木儿大军,辽王心里还是充满了深深的危机感,想给将士们都准备一副钢盔。

为应对西域多变的气候,他下令刚刚成立不到三个月的辽东织造局,不仅要准备五千套更为厚实的棉甲,还要准备五千套棉布夏装。

西域蒙古人不是战马多吗?那就多给他准备点三角刺,俗称铁蒺藜,可以有效降低对方骑兵冲锋力度。

他又以改革整编王府中护卫为名,在沈阳城招兵买马、调兵遣将。

以前的广宁中护卫改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