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战火中的玫瑰 (第2/4页)
安国皇帝决定班师回朝,姜安芝回到安国后,继续担任护国大将军,回到安国后,安国皇帝便赐予她一座府邸,姜安芝回到府邸后,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绝美清冷的脸。
谢晏函回到楚国后,深感内政混乱,国力疲弱,于是他下定决心整顿朝纲,强化军队,为再次攻打安国做好充分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楚军士气大振,兵强马壮,终于挥师直指安国。
安国将士们得知楚军来袭,纷纷披挂上阵,与楚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楚军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安国将士们虽然英勇无畏,但面对强大的楚军,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此时,谢晏函下达了进城捉拿安国公主姜安芝的命令。姜安芝闻讯,立刻骑着她的骏马挡在了城门下,她戴着面具,手持长枪,英姿飒爽,毫不畏惧。
“活捉我安国公主?想什么呢!”姜安芝的声音坚定而冷酷,她挥舞着长枪,展现出不屈的斗志。
谢晏函冷笑一声,挥剑直取姜安芝:“哼,本王倒要看看你能撑多久!”
两人瞬间交手,剑光闪烁,枪影重重。姜安芝身手敏捷,巧妙地躲过了谢晏函的攻击,反手一枪刺向谢晏函。谢晏函侧身躲过,再次挥剑攻向姜安芝。
战斗愈发激烈,谢晏函心中不禁惊讶,没想到这个戴着面具的女子竟有如此高强的武艺。而姜安芝面具下的眼睛,也愈发冰冷,她深知眼前这位楚王是个难缠的对手。
双方你来我往,招招见血。姜安芝眼见谢晏函攻势愈发猛烈,心中一动,便用枪挑开谢晏函的剑,趁机朝他刺去。
谢晏函连忙后退,避开姜安芝的攻击,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这位楚国的君主从未想到,一个女子竟有如此胆识和武艺,能够在战场上与他匹敌。
姜安芝冷笑一声,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楚王,你若现在退兵,我还能饶你一命。”她手中的长枪一抖,寒光四射,仿佛在警告着谢晏函,她并非是在开玩笑。
“哼,本王岂会怕你!”谢晏函的骄傲不允许他在战场上退缩,他挥剑再次攻向姜安芝。姜安芝侧身躲过,顺势一脚踢向谢晏函的小腹。谢晏函迅速后退,躲开了这一记猛烈的攻击。姜安芝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她不再恋战,转身跃上骏马,迅速逃离现场。
谢晏函看着姜安芝逃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个女子究竟是谁?为何会有如此高的武艺?她的身份显然不简单。
姜安芝回到安国,直奔皇宫,向安国皇帝汇报战况。她走进金銮殿,将面具摘下,露出了一张清秀而坚毅的脸庞:“父皇,楚国来势汹汹,安国恐难以抵挡。”
安国皇帝紧皱眉头,心中担忧不已:“那该如何是好?安国百姓怎能再经战火之苦?”
姜安芝沉思片刻,建议道:“父皇,楚国势力强大,不可硬拼。他谢晏函想捉拿的人是儿臣,不如我们利用这一点,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楚国。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未必不能抵御楚国的侵略。”
安国皇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坚定地点了点头:“好,就依你之计行事!安国的未来,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公主。”
姜安芝领命退下后,安国皇帝立即召来心腹大臣,密室中的气氛显得异常紧张。皇帝环视一周,语气沉重地说道:“如今楚国来势汹汹,安国恐难以抵挡,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有何良策可以解我国之危?”
心腹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议论声此起彼伏。一位老臣提议:“陛下,或许我们可以与楚国讲和,以土地财物换取和平。”另一位将领则建议:“不如与楚国联盟,共同对抗更为强大的敌人。”还有一位谋士提出:“陛下,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楚国,或许才是上策。”
安国皇帝深思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