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 (第2/4页)

的。同理,大明朝优待读书人,减免部分商税,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有额度限制。在朝与退职官员之家,按照品级给予减免额,一般读书人也按其功名各配名额。譬如说,正一品文官之家,每年可减免税额三千两,正二品为二千五两,无官进士一百两,举人五十两,诸如此类。这样,至少全国总共有多少官员士绅,礼部和户部一合计,便能知道,最多减免多少商税,免得被这些饱学士子们一张牌子就把国家税收全给扫走了。”

张居正道:“只是钞关遍布全国,无从传达消息。那士绅纵然给他限定了减免额度,又怎知他不在此处减免一些,彼处减免一些?”

这事儿倒难不倒严鸿,毕竟现代企业的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流程,远比那个年代要成熟。严鸿当即道:“此事简单得很,只要改成先收税,再退返就可以了。就是说,商人过关交易,无论是不是官员士绅,都比照律法,一体纳税。只是这过关的若该当有减免额度,则请税吏记录在册,发与凭证,某时某地收了某某士人的商税若干。然后,到一年末,再有司税官员将全国各处的应减免税额和名册统计在一起,再根据每个人的限额,从已收的税款中把这部分退出来,由礼部返回到纳税之人手中。换句话说,不是直接减免税,而是先交税,再退税。这样,一则先把真金白银收到朝廷手中,现银有个调度,免得捉襟见肘。二来,每个士人到底做了多少生意,朝廷心中有数。三来,退税时可以根据士人身份限定额度,若是你不过是个进士,今年只有一百两的免税额,你却被抽了一万两的税,那也只退返你一百两。而若不用这个法子,只怕这个进士名下的生意,一文钱也不会交的。”

张居正听到严鸿这个主意,眼睛又是一亮,口中说笑道:“你这厮真是敲骨吸髓,竟要先把银子收上来,只怕这样一来,国库银子是充足了,那帮士绅家的银钱周转怕要吃紧。再则,每年统计限额,再要把银钱从户部拨下来返还,这可又是要费劲周折。”

严鸿道:“若是先生觉得把税银收上来之后还要返还麻烦,那学生还有个主意。干脆每年年末统计出来应返还额度之后,不把现钱发还这些士人,而是按免税限额改发还他们第二年的税票。第二年他们的生意可以拿这些税票来直接抵税。这样一来,朝廷手中的现银就又多留存一些时候了,周转更为便当。至于您说他们先交了税,怕周转不过来,这却不比担心。那一般的平头百姓,都是直接全额交税的,莫非生意就做不下去了?这些士绅从商,本来就是家财富裕,道路众多,长袖善舞,如今还能给他们退一部分税票,充抵第二年的税,怎么看日子也该比普通商户好过许多嘛。你要觉得这条件苛刻,那也好办,别做生意就是。大把的商人愿意老老实实纳税做生意呢。”

第七百六十三章 千里一线

张居正听严鸿口若悬河,把这盘剥官商的道理说出来,自己对着京杭大运河的水面,又想了一想,脸上禁不住浮现笑容,摇头道:“你这竖子,果真是敛财的能手,不过这几条听来,倒有些歪歪道理。只是若真要照此执行,其中涉及的条款,如何防止弊病,却还要细细思量。”

严鸿道:“这个是,想必恩师您自有斟酌,学生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还有一条,这次开海通商,却不可按什么士大夫免税的旧章程。若依太祖爷旧法,那是要海禁的,货物从海外来,岂能一例减免?就算日后要免,今儿个也得先收上来再说。恩师您是不知道的,自古人们皆说欠债的没有讨债的狠,可收税这事儿啊,得看钱在谁手里。咱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想方设法把税收到,那主动权就在朝廷了,日后要减免,要退返,看的是朝廷的章程。若是你先依他们减免了,回头再要收点,那就难了。”

张居正点头道:“此话倒也有理。不过贤契,有一桩事你要记住。此次下江南开海,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