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1/4页)

紫衣女郎听严鸿这般说,冷冷一哼:“这通番为盗的事,你倒也看的明白。正因为如此,更要严厉海禁,免得一般激ān民勾结倭寇夷人。如你所说,十倭九华,只要能禁绝下海之事,自然倭寇无源,容易剿灭,我海疆也自安宁。至于那少数激ān贼,徐海便是一个,今ri我定要取他xing命。”

严鸿呵呵一笑:“夏女侠,你以为倭寇之源在海禁不严,在下却以为倭寇之源在海禁太严。江南千万百姓,谁个不想养家糊口,发家致富?朝廷如今不但禁通番,还禁出渔,然而利字当头,为一家生计,敢于冒险出海的,大有人在。正因为朝廷严禁,这帮人为了活命,才不得不依附海盗。也正因为如此,你去沿海看看,许多地方百姓,对倭寇、海商非但不加仇视,反而多有通曲。说到底,百姓之求,不过一饱暖。若是一味海禁,不能让沿海百姓得安生计,那么江南千万百姓,尽是倭寇之源。你杀一个徐海,便有十个徐海出来,纵然你武功盖世,也只是一人,请问你能杀几个徐海?能救多少百姓?以我看,还不如问你剑下杀过多少曾是百姓的倭寇,救过多少要作倭寇的百姓?”

说到最后,严鸿提高了调门,这番话,让紫衣女郎也不禁悚然。她闯荡江湖,自然也知道倭寇之害。单说武林中人,也有不少投入抗倭之中。胡宗宪就曾下命令,让南方众多寺庙的护寺武僧集合起来,组成僧兵以抗倭兵。其他各大门派中,也有不少好手与倭寇交战,胜负死伤互有,但要想把倭寇消灭却是势比登天。

最让人头疼的是,你在这里击溃了一股倭寇,眼看着只剩小半逃走,可是过不上几个月,又有大批倭寇登陆,人数丝毫不少。如今想来,却正是严鸿说的道理,老百姓活不下去,甘愿为寇,又如何灭的过来。总不能把江南可能当倭寇的老百姓全部杀光?这样看来,难道海禁之事,真的不可一概而论?不,不可能,海禁怎么能错!紫衣女郎又不禁陷入了暗中抓狂的状态。

第二百六十二章将军献头

nbsp;严鸿见对方不说话,知道自己这番话略有生效,赶紧乘胜追击道:“就以浙江为例,守着出海口,不向海外贸易,赚海外的银子,岂不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因此我yu上奏天子,开海通商,给老百姓一条生计,这样釜底抽薪,大家都有钱赚,自然不会去当倭寇了。。”

这时那青衣女侠却插了一句:“我听闻前番胡宗宪与赵文华这jiān贼联名上奏,yu开海通商,可有此事?”

严鸿听这话,心想赵文华赵老伯的名声,我也知道不太好。这会儿确实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当即道:“赵文华确是一个jiān贼,但他说的开海通商之事,却对大明朝廷与百姓都有好处。正所谓大粪也能肥田,女侠倒不必因人废言。而那胡宗宪胡大督宪,他带兵力抗倭寇,二位女侠不会不知。可是开海通商又谈何容易?先前数十年间,海禁森严,百姓下海便得自备武力,如此倭寇趁势而起,纵横猖獗。而我天朝水师,缺兵少船,难以独力当此大任。因此胡老督宪设计招安徐海,便是以之为契机,收倭寇为朝廷义勇,剿灭余寇,保障海疆安全。二位女侠若是这里杀了徐海,难免使大计毁于一旦。”

那紫衣女郎听严鸿侃侃而谈,不由问道:“就算赦了徐海,你能保海疆就得安宁,倭寇就得剿灭?你就不怕放了他之后,徐海猛虎归山,继续为盗?”

严鸿道:“自古做大事,岂有不冒风险的?比如说释放徐海一事,我只看徐海虽然罪恶累累,却也不似那全无信义之辈,姑且信之,但行chun风于前,寄收夏雨于后。夏女侠要我保他不再为寇,保海疆从此安宁,这事我如何能作保,就算作了保,又顶得甚么用?徐海若去而复叛,烧杀江南,我的脑袋自该被皇上砍下,也就是了。但有一事,我是却知道的。那便是,如今陈东、叶麻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