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变法大幕 (第2/3页)

更成法能有好下场的。我秦国能有今日局面,靠的就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若贸然废弃,改用这不知深浅的新法,怕是得不偿失啊。臣恳请陛下三思,莫要轻举妄动,以免祸及大秦。” 杜挚言辞恳切,脸上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可心底里,无非是害怕变法触动自家的权势与财富,想极力维护旧有的秩序。

章蟜身为秦国将领,一直镇守边关,听闻朝堂要变法,心中亦是忧虑重重。他皱着眉头,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末将久在边关,深知我大秦军队之不易。如今欲行变法,且不说国内诸多事宜要变动,单论这军事,卫鞅之法若改了军规、奖惩,将士们习惯了旧制,一时难以适应,军心必乱啊!到时候外敌来袭,我等如何能保家卫国?还望陛下斟酌,莫要因变法而误了军国大事。”章蟜一脸凝重,他常年与士兵们摸爬滚打,深知稳定军心对作战的重要性,此刻说出这番话,也是出于对军队战斗力的担忧,害怕变法会打破现有的军事平衡,给敌人可乘之机。

,!

赢虔心中一凛,他早知老甘龙、杜挚、章蟜这些人是旧贵族中的核心人物或军中重将,心思深沉,极难对付。但昨夜既已答应弟弟,要为变法尽力周旋,此刻自当全力以赴。他凝视老甘龙、杜挚、章蟜等人,眼光毫不退缩,字字掷地有声:“甘龙大人、杜挚大人、章蟜将军,我为秦国,不为私情,更非与你们作对。你们放眼看看,如今这天下大势,各国都在变法革新,唯我秦国固步自封,若再不变,必将被时代淘汰。我赢虔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卫鞅变法,必能为秦国带来生机!”

这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殿内不少人面露惊愕之色。嬴渠梁亦微微动容,心中满是对兄长的感激。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际,朝堂一角突然传来一声悲怆高呼:“陛下,若执意变法,老臣愿以死明志!”众人惊愕转头,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御史大夫挣脱旁人阻拦,疾步冲向殿中央,“扑通”一声跪地,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的玉笏,作势便要往额头砸去。

嬴渠梁大惊失色,霍然起身:“爱卿,不可!”

赢虔也是脸色一变,一个箭步跨上前,伸手便要夺那玉笏,喝道:“老糊涂,你这作是干什么!”

那御史大夫泪流满面,眼中满是决绝:“陛下,将军,老臣受先王厚恩,食秦禄数十载,断不能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毁于一旦。这变法一旦推行,必生大乱呐!”

殿内群臣见状,有的面露不忍,有的则暗自庆幸有人出头,气氛愈发紧张混乱。

商鞅此时却稳步上前,面容沉静如水,轻声道:“大人,您对秦国的忠心,人所共睹。可您细想,若不变法,秦国如今内忧外患,又能撑得几时?您今日以死相谏,是为守旧法,却可能将秦国推向万劫不复之地,如此,可对得起先王遗愿,对得起秦国百姓?”

御史大夫闻言,手中动作一顿,泪光闪烁中满是迷茫。他心中何尝不知秦国困境,只是多年守旧观念作祟,使他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革。

嬴渠梁趁热打铁,缓缓走下王座,亲手扶起御史大夫,语重心长道:“爱卿,寡人理解您的担忧。但变法乃求生之举,寡人定会谨慎行事,平衡各方。您且安心,莫要再做此等傻事。”

御史大夫颤抖着起身,望着嬴渠梁诚恳的眼神,终是缓缓放下手中玉笏,伏地泣道:“陛下,老臣……老臣听您的。只望您莫忘初心,保我大秦昌盛。”

嬴渠梁点头,目光扫视群臣:“诸位,变法之事,寡人已决。卫鞅,即刻着手准备,依计推行。望我大秦臣民,能上下一心,共赴国难,共创辉煌!”

商鞅上前一步,跪地领命:“臣,必不负陛下与将军信任,倾尽所能,变法图强!”

随着退朝钟声敲响,群臣缓缓散去,各自神色复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