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部分 (第2/5页)
这一次是联谊,来的人可不少,还有松山书院那边的学生呢,他中途走了算怎么回事?
“我有急事要找我父亲,你替我和他们道个歉。”
说罢打马就走,郑少聪不由跺脚,毛头小子就是毛头小子,就算此时说了也不可能立刻把媳妇给你娶回去,何必急于这一时?
李既明却是凭着一股气直接冲到了兵部,找到了父亲。
诚郡王看着气喘吁吁,被风吹得头发微乱的儿子轻轻一叹,起身道:“有事回家说。”
李既明沉默的跟着父亲回家,一进入书房就跪下。
诚郡王蹙眉,“你这是做什么?”
“父亲,我,我想娶秦姑娘,求父亲成全。”
诚郡王滑着手上的扳指,面无表情的道:“即使将来可能无嗣?”
李既明咬了咬嘴唇道:“宗室孩子多,大不了过继一个便是。”
诚郡王闭了闭眼,半响后才道:“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应承下来就不可能反悔的,当年秦家落魄到流放琼州,但他们依然有能力在千里之外控制着顾怀瑾的人生,而如今秦顾两家比之当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虽说我们诚郡王府不是忠勇侯府,你也不是顾怀瑾,可顾清和也不是秦信芳。他的手段可要凌厉得多。”
“父亲,君子守诺,我既会守诺,自然也不用去考虑这个后果,”李既明低声道:“何况,我,我觉得我和秦姑娘身体都挺健康的,您的顾虑完全没有道理。”
诚郡王低头看着神色委屈的儿子,想到妻子的话,不由神色变柔。
他前半生都是在战战兢兢中渡过,而后半生虽少了先帝时那种芒刺在背的感觉,但小心翼翼已经是刻入骨髓里,再也肆意不起来。
秦太傅接过大楚时,大楚皇室羸弱,所以秦太傅对宗室子弟的教育很看重,而他的父亲当时是跟先帝一起在秦太傅门下读书的。
但他父亲比先帝要小好几岁,等先帝彻底掌握朝政,秦太傅过世后他父亲才到进入六部观政的年纪。
一开始还好,先帝有意给乾元帝报仇,对鞑靼很敌视,也很信任宗室子弟,所以他父亲被派到京中练兵,后来在对鞑靼战争中也立过不小的功劳,这才能够不降级袭了亲王爵。
但后来先帝日渐昏聩,开始多疑起来,加上宗室子弟入仕后多有仗势欺人,贪赃枉法之举,先帝便开始清算。
一开始大理寺还是秉公办理,先帝也不牵连无辜之人。但因他疑心日重,便不再想让宗室子弟掌握兵权。
但先帝那人有了心思便不说,反而还希望找出错处来光明正大的夺掉兵权。
那时候他父亲被先帝折磨得不轻,各种莫须有的罪名都往他头上扣,要不是父亲为人心思,处事谨慎,诚郡王府早就不在了。
但在后来的开平案中,父亲到底受了牵连。
因为父亲替当时的太子,如今的太上皇说了一句话,先帝便将他软禁三个月。
不过那时候被软禁的人实在太多了,满朝文武,有超过半数的官员被下狱,宗室中更是软禁了大半。直到秦信芳主动站出来承担罪责,这场风波才平息。
但他父亲和他还是被这场变故吓到了。
先帝疑心他们,他们也战战兢兢的关起门来过日子,那几年他们连出门走亲戚都要小心翼翼的。
他父亲便是在忧惧之中死亡。
他从小便学会了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若不是十几年前谢家欺人太甚,把他妹妹逼到了绝境,他也不敢奋起反抗。
也是那一次让他摸到了先帝的底线,好像只要不涉及朝政兵权,他也是愿意庇护他们的。
所以他不再逼着自己的儿子如他一样小心翼翼地度日,而是宠着他,让他变得开朗,可以想笑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