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此事稳住何思源,然后南北夹击,将何部一举歼灭。何思源当机立断,立刻率部连夜安全转移,让日寇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当时何思源正在病中,他让卫队骑着马向另外的方向疾走,自己则迎着敌人坐着大车从敌人眼下走脱。
在日本人押着何宜文到处捉拿何思源的时候,在姓丁的看守的安排下,姓丁的头目和日本人喝酒,何思源和夫人何宜文见了一面,后来何思源说那些日本兵是傻种,技穷的日本人只好将何宜文和孩子送回天津。在人质事件里,何思源的书生气是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刚正,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何思源把自己的性情和胆识化作担当的道义,化作精神,他不是那些一头扎在书堆里的人喊作“书蠹”的书生,他是那样的慷慨大气。
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何思源是有大义在胸的人,他后来背离蒋介石,不愿为一家的私利而害国家,毅然和蒋介石决裂,在后来蒋介石的爆炸暗杀中,他一女死掉,自己负伤,但他还是痴气不改,走自己选择的路,第二天作为北平和平谈判的代表出城与共产党谈判,保住了古都北平,使我们的文化免遭涂炭。在仕途,作为书生的何思源,不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他和那些官场的“冠冕满台皆奴仆”,把国家民族的大义抛到天边的人形成了巨大的断裂。但是这样的书生,现在是愈来愈少,一个拥有独立人格,能够自由思考,有信仰,有操守,真诚待人的书生,在电脑时代,怕是秋日的黄花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文章将军——吴佩孚(1)
一
读《三国演义》里,最诗意的文字,莫过是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晚,天上一轮圆月,长江宛如素带。曹操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浮三大白,然后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个军队只有铠甲杀伐,总觉少些什么。要是有了羽扇纶巾,有了诗酒,就有了运筹帷幄的辽远和浪漫。铁与血,诗与酒真是个关于文武浪漫的话题。
对于吴佩孚,人们往往不是以草莽英雄识之。他那挥毫赋诗,豪饮千盅的放达,成了一种个性生命的呈示与显现。从曹操到王阳明,以至曾国藩、李鸿章,都有一种文化现象在提示我们——文章将军。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对吴佩孚的文化背景也很欣赏,就冠以“学者军阀”的雅号。
吴佩孚是秀才。上马打仗,下马读书写字画画,像关公在军帐读汉书下酒。他喜谈《易经》、《春秋》,鼎盛时期,他军中传唱的军歌就是他自己填的一阕《满江红。登蓬莱阁》: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涛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
吴佩孚是蓬莱人,但中了秀才的他沾染上吸食鸦片的嗜好,像孔乙己穿长衫站着喝酒,囊中羞涩,只能是烟馆“普通座”的座上客。一天,他烟瘾发作,急匆匆来到烟馆,可是普通座已无虚席。就与店里伙计商量,在雅座内供抽几口,抽完马上就走。店里的伙计见是吴秀才,便告诉他,有个雅座只有翁爷一个人,正躺着打瞌睡,要他自己去商量。翁爷名翁钦生,是蓬莱著名豪绅“八大家”中最有财有势的一个。吴佩孚急于过瘾,只得挂着一脸讪笑走进那间雅座。翁爷朦胧中听见响声,微睁双眼,见是吴佩孚,懒懒地问:“小二子干吗?”吴佩孚怯怯地说明来意,但话未讲完,翁爷就伸开右脚,用力一踢,喝道:“滚!”
吴佩孚受此之辱,“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文人气直冲而起。如是平头百姓,遭此屈辱也就吞气咽声了,可偏偏是吴佩孚。他在家中闷睡几日,最后决定去求助流氓地痞。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