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 (第4/5页)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风洞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中叶。德意志帝国在1907年就成立了“哥廷根空气动力试验院”,并在此后不惜巨资修建了一批低速、高速、超高速和特种风洞,在世界上率先研制出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美利坚帝国于1915年成立了国家空气动力研究机构。

华夏帝国在49年成立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奋起直追,加大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投入,而高速风洞群作为其中异常关键的基础配套设施,自然受到了帝国高层以及学术界的重点关注。

到2015年为止,华夏帝国已建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各类风洞150余座,在风洞试验、数值计算、模型飞行试验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空气动力学设备、技术和人才均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目前,我国的风洞群大多集中在西川,在西川的群山深处,有一个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利坚帝国和罗刹国。帝国自行研制的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都要在这里进行空气动力试验,华夏帝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自主设计、建设了亚洲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风洞群,拥有50余座配套的低速、高速、超高速气动力、气动热试验设备和特种试验设备。

‘玛卡动力’若是想在航空制造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建造属于自己的高速风洞群,也是题中之意。只不过,在海城这样的平原地区建设大量的高速风洞群,别的不说,就是施工难度就足以让所有的工程队伍感到崩溃。

要知道,西川的风洞群在放在群山之中,只要用炸药、工程机械开辟出一个个洞穴,那些坚固的岩层就能够构成风洞群最好的外墙,无形之中降低了建设难度以及节约了建设成本。

但是,海城作为冲积平原。土质松软,再加上土层水分丰富。在地下建设大型风洞,从地球目前的技术理论来分析,实在是有些不太可能。

同济大学在十年前开始兴建了华夏帝国第一座汽车整车风洞,项目从立项到投入使用耗时5年时间,累计投资4。9亿RMB,这也是华夏帝国国内好的民用风洞中心。

哪怕是这样一个小型汽车风洞,对于华夏帝国的科学界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挑战,当初的建设过程几乎是汇聚了华夏帝国在这方面的大量专家。最终才建设完成。

由此可见,风洞群并不是什么过家家的玩意,可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

不过,在拥有‘玛卡技术’的支持下,段磊自然不用担心技术上的问题,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段磊悄然启动了‘玛卡科技’高速风洞群的建设工程。

为了这个高速风洞群的建设项目。段磊已经做出了50亿RMB的预算,当然了,这个数据也会随着风洞建设的进行而随时进行变化。

之所以要在‘玛卡造船工业区’的建设地下空间,用于安置风洞群,也是段磊为将来对外展示地下空间做的一个准备。根据‘玛卡科技’如今的发展速度,估计用不了多久。‘玛卡科技’就将会拥有更多的权势,可以在某一程度和帝国平起平坐,到时候,很多被段磊拼命掩饰的机密也就不会成为障碍了。

在建设前期,段磊根本还用不上什么预算。因为高速风洞群的洞穴开挖工程全部由‘智能人’来完成,除了一些电能之外。段磊根本就不用付出太多。甚至因为‘智能人’利用‘魔鬼真菌’吞噬了大量的土层、矿物,生产出大量的‘万能涂料原液’,倒是为‘玛卡科技’创造了不少的收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智能人’终于是在‘玛卡造船工业区’的下方开辟出了三十几个规格不一的超级洞穴,基本完成了高速风洞群的基础建设部分,接下来段磊就需要把通往‘高速风洞群’的通道开通,把各种大型设备运进来安装,最终才能使得风洞群进入正常运转的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