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 (第2/5页)

“那可是一门手艺,我们可不会,我们只会简单的一些处理,让它不至于太硬,拿去集市上能换上一斤粗粮就不错了。”

一张完好的兔皮,根据其毛色可值六文至二十文不等,而一张简单硝制过的兔皮则价值十五文到三十五文之间,而一张被硝制成柔软,可直接使用的兔皮,其价值却在一百文左右。

若兔皮毛色纯粹,比如纯白,纯黑,价值就远超一百文了。

那还是在琼州时顾景云了解到的价钱,那时他帮着白一堂和宝璐硝制过兔皮,白一堂分给他钱时特意和他说明的市场价格。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这类东西就越贵,不是谁都能用得起兔皮的。

而这里再是贫苦,彻底硝制好的兔皮价值也不会低于五十文的。

顾景云扫了眼低垂着脑袋的赵宁,对村长微微点头,起身道:“多谢老人家解疑。”

老村长目光浑浊的看着他,笑呵呵的道:“不过是些寻常事,公子问谁都能知道的。不知公子们要在这里停留多久,虽然我们村多的拿不出来,但一些菜蔬还是能供应的。”

只希望他们吃饱了赶紧走,免得祸害村里。

顾景云微笑道:“天色已晚,我们今晚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一早就启程。我们被困日久,菜蔬所剩不多,老人家愿意帮忙,我们自然感激不尽。”

走后不久便让二林与几个侍卫一起来找村长买菜,看着塞进手里的两贯铜板,老村长涨红了脸皮,“不过几筐菜而已,哪里值得这个价钱。”

侍卫们抬了菜就走,二林则苦苦拦住推拒的老村长,道:“您老可别让小的为难,这是主子吩咐下来的,您老要是不接,小的也没脸回去了。”

老村长这才没硬把钱塞回去。

而此时,顾景云正盘腿坐在车上,问跪坐在下首的赵宁,“对此窘境,你可有良策?”

“除非迁移,不然难有改善。”

“故土难离,何况又有什么地方能够同时接纳这么多人,分给他们足够多的露田和永业田?”

赵宁沉默,半响才道:“或许走商是一条路,这里临近官道,交通还算便利,南货北卖,北货南卖,好歹是一条出路。”

顾景云摇头,“先不说本钱,在附近村子都搬完还坚持留下的人你觉得会是灵活到可以做生意的人吗?”

“那先生以为该当如何?”

顾景云看着外面的山林道:“靠水吃水,靠山吃山,若我在此围观,他们又临近官道,我自有许多办法让他们脱贫,但我不是此地父母官。我所能帮他们的也只是给他们一个技术。”

赵宁瞪大了眼睛,“什么技术?”

“老村长说村里的男丁都会打猎,家家户户都有不少的动物毛皮,其中以兔皮最多。”顾景云点了点他衣领上的毛领道:“一件衣服上缝上兔毛衣领便至少能贵一两银,毛色及手艺若好,贵上四五两也是常事。我欲教他们硝制毛皮,这样硝制好的毛皮一张他们至少能多赚二十文,十张便是二百文,百张便有两千文。而带壳的粗粮一斤六文左右。”

赵宁心里将钱换算成粗粮,刚才村长可是说了,山里野兔山鸡这类的野物最多,大的猎物他们很少打到,但这些却寻常,家家户户多时一天能得七八只野兔,少时隔上两三天也能收获一两只,所以……

赵宁目光炯炯的道:“师父,硝制好的毛皮若真能卖得出这么高的价钱,那村民们仅凭这个收入就能吃饱穿暖了。”

想到先生之前说的话,他忙问,“若先生为父母官,除了这点还有什么可教他们的?”

顾景云便笑道:“我要是父母官我就不会这样简单粗暴的将方子交给他们了。”

赵宁一愣,不解。

“我既是父母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