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2/5页)

,道:“你问吧。”

大汉道:“我家大人这个问题就是国舅爷为何明于长平之事,而昧于临之事?”

“你这话什么意思?”后胜有点不解地问道。

大汉笑道:“王义民者,齐国才智之士,之所以一直藉藉无名,还不是因为国舅爷之故。大秦兵临临,国舅爷不领兵拒秦,已是失策。要是任由王义民领兵,若他拒秦成功,你说这功劳谁最大?是王义民最大,还是国舅爷最大?今日王义民虽还无大功,可他日就难说了。若王义民成功,他能不成为齐之武安君吗?他日一旦军权在握,再有大功,朝中群臣响应,国舅爷,你地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武安君指白起。

后胜猛地站起来,一拍脑门,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点呢?谢谢你提醒。请问你家大人是哪位?”

大汉回道:“回国舅爷,我家大人就是周先生。周先生要小的进城,给国舅送一封信。”取出周冲手书,送给后胜。

后胜把周冲的手书看了一遍,皱着眉头问道:“我要是真依周先生所请,那我不是成了齐国的罪人吗?”

大汉笑道:“国舅爷过虑了,你就是不做这件事,难道你就是齐国的功臣?恕在下直言,国舅爷也明白,你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权势,还不是因为你是君王后的弟弟,齐王地亲舅舅。按理,你是托孤重臣,理应尽心竭力辅佐才是,你做到了这点吗?

“你不是收了大秦的贿赂,忠心为大秦办事吗?就凭你给大秦办的事,任何一件都足以让你死一百回。你不做这件事,你已经是齐国的罪人了,还不如再做一件大的。这事一成,你就是敝国王上的座上嘉宾。

“挑明了说,并不是我大秦兵锋不利,攻不下临,是周先生仁慈,不想使临百姓惨遭涂炭之苦。大秦要灭哪一个国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幸存下来,这点国舅爷是知道的。国舅爷做成这事,为我大秦立下天大的功劳,敝国王上一定会重重有赏。”

后胜想了一阵,道:“理是这个理,可郭开不是也给秦王办了很多事嘛,还不是给秦王杀了。”

大汉笑着反驳道:“国舅爷何必自降身份与郭开相比。郭开,赵王一弄臣,而国舅爷却不同,你是齐王的亲舅舅,国戚啊,将来王上倚重之处甚多。”

后胜自恃国戚身份,这话说到他心里去了,一咬牙,道:“好,就依周先生所请。你在府里等着,我这就去见王上!我就不信,王义民再亲,亲得过亲舅舅?”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九)

“舅舅,快来,我正有事找你。”齐王一见后胜之面,迫不及待地道:“舅舅,你说临守得住吗?我们仓促调集起来的军队不过六万多,秦军是五十万,差不多是一个对付秦军十个,兵力太过悬殊,我实在是没底。”

后胜正要说事,还没有说齐王倒先担心起来了,后胜心想大事成矣,接着齐王的话往下说道:“王上所言只不过是问题中的一点点,问题还有很多。秦国年年征战,秦军人人都有丰富的战场经验,而我国四十多年没有打过仗,我们的军队能和人家比吗?”

齐王点头承认道:“是呀,寡人也是这么想。”

“还有,我们的军队虽有六万之众,但是多数却是没有经过训练,连战场是个啥样都不知道,好多人还没有武器,我就不信凭这样的军队能够打垮秦国五十万之众。”后胜危言耸听,道:“要是照这样算我们就不是一个对付人家十个,怕是二十个都不止。”

这话虽是危言耸听,分析得也还有道理,齐王原本就没有多少信心,听了这话骇得脸色都白了,过了好一阵子才道:“寡人就想不明白,齐国能有四十多年不用打仗,多好啊。可到了寡人手里,这仗是非打不可,躲也躲不了,避也避不开,这可如何是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