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5页)

九月二十五日,盼救日急地水师在连续几天给天津发报,而天津北京都难堪了沉默了几天之后,却传来了晴天霹雳,朝廷准备和日本议和,议和条件之一,就是水师在威海卫停止抵抗,水师残余舰艇,自定镇以下。全部挂白旗出港,交于日军手中!

这是怎样的一种奇耻大辱?

丁汝昌接电当场吐血,而闻电从威海乘小艇匆匆赶来的威海要塞陆师总统领戴宗骞甫上刘公岛,还未见着丁汝昌,就已经大哭仆地!

他们效力卖命的。到底是怎样一个朝廷。这个世道,到底是怎样一个末世?大清两百四十年江山。华夏三千年文明传承,在此时,到底是为了什么,才沉沦到了如此黑沉沉的谷底?

远处,炮声仍然在隆隆作响,日军仍然没有停止进攻的步伐,还加倍的发射了更多地炮弹。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放眼西望,北帮炮台一带山地,炮弹炸开的火光如血。

海风从黄海海面上冷冷吹来,吹得猬集在水师提督衙门口这数十海军将备容色如铁。

“邓正卿,林翼升,黄菊人,林少谷……诸公在天有灵,你们死得好冤!”

死一般的沉寂当中,副将衔镇远舰帮带杨用霖突然大喊一声,这福建汉子已经满脸都是泪水,目呲欲裂,振臂大呼。

北洋水师接此电谕之后,一再去电抗辩。水师可战,水师不降!朝廷尚有四万万子民,朝廷尚有数十万军,朝廷尚有徐一凡此等无敌大帅!朝廷可战,朝廷不可降!

但是北京的电谕一份接着一份过来,辞气一份比一份严厉。

“水师上下,无父无君若此焉?”

“洋人公使驰告,北帮炮台犹有炮声,威海不见一船出海。剿抚和战大局,权操于上,水师将备,若一意孤行,牢不可破,坏朝廷和战大局,此罪谁当?”

“忠君爱国不在此等上头,丁禹廷戴孝侯应体朝廷深意速速实心办差,若有违逆之处,朝廷唯有锁拿该两员,严惩不贷!”

九月二十七日,在水师上下群情激愤,一再进言丁汝昌死战到底之际,丁汝昌降下军令,水师是朝廷的水师,只能谨守朝廷法度。

威海卫,北洋水师——奉命……降了。

一令之下,水师将备,自发的猬集于提督衙门之前,而提督衙门,重门深锁。这些将备,也不知道怎样发泄他们的羞愤,怪丁军门?怪中堂?就算砸开提督衙门,大家以死明志,跪求丁军门收回成命。中堂会收回成命么?朝廷又会收回成命么?

这颈子里的一腔热血。都不知道向哪里泼洒!

凛冽的海风,吹得人人冰冷,这种冰冷,仿佛深入骨髓。大家都想呼喊,却不知道向哪里喊处。除了他们,青布包头地水师兵弁也慢慢聚集。他们从军舰上面下来,从炮台里面出来,神情凝重的朝这里集中。

数十年辛苦操办之水师,这些军官士兵,是中国受过近代化教育最好的一个团队。完整的近代教育之下,也是近代国家民族意识最为清晰地一个团队。他们当中除了近代军事人才,在徐一凡那个时空当中,他们还出现过翻译家。小说家,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工厂主,大商人……可是中国的蓝水海军,却再没有了……几十年燕子衔泥一般一点点的积攒出的近代化人才。就这样风零云散,后人读史至此,无不悲从中来!

不可断绝……在杨用霖一声大呼之后,刘公岛上,又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不知道过了多久,在远处突然响起了声浪,先是小,接着变大,一声接着一声朝着水师衙门传过来。

“刘大人自尽殉国了!”

门口将备们都是一震,北洋水师丁汝昌以下第一人。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自尽了?

更多的消息转眼传来,丁汝昌下达地正式投降命令一到,刘步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