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 (第2/5页)
突厥人与吐蕃人的入侵,有可能还要重要。
李显立即不顾其他的事。将奏折打开一看,然而脸色变了。
他犹豫不决起来,不知道该不该将奏折宣读出来。
他这个脸色立即让大臣看到了,而且许多大臣心中早有了数。当然。不是所有地方官员都派系林方,但从长安到洛阳唐朝腹地地区一带,大多数官员在这几个月重新站了队,这些官员同样心中有数,那些刺吏是站在那一边的。
看到了李显的脸色,敬辉第一个就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滑州一案,事关天下,为什么不让人禀读出来?”
话音一了,许多官员立即跟着呼应。
李显挥了一下手,咬着牙说道:“读。”
他也很生气,如果真是武三思做的,这也太过份了一点。
太监拿起奏折,开始读了起来。
武三思一张脸气得象猪肝,他在心中恨不能将李重俊与王画两个人乱刃分尸。
这两个人都该死。
李重俊羁傲不逊,在皇宫曾多次扬言他是朝中最大的奸臣,还时不时与自己的儿子武崇发生一些冲突。此人一旦以后继位,武家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霍光家族。
王画更该死。如果说他插足滑州之案。也许还能说是无心之举。但马子亮一事,足以说明王画的用心,是刻意针对自己的。
这一次放粮,朝廷调派了许多官员协助王画与李重俊,当然这些官员中也有派系之争。但那么多官员,他为什么让自己的亲信马子亮调到滑州?
并且自己看到他又上教学,又是制作那个九州之鼎,一直疏忽与低视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年青人。滑州一案,做了多少细致的准备工作,并且用了马子亮,也更说明了他对朝中派系的了解。马子亮还不是一个真正上台面的人物啊,都让他知道是自己的人。
想想这份心机,都让人发寒。
滑州刺史也让他生气无比。决堤之事,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而且说好了,所有收益上交两成给自己,但现在李重俊这个王八羔子奏折上说的只有一成。最主要这一成的收益。因为吃下郝鹏飞的股份,他现在没有得到多少实际的钱财。
听完了,他走出来,手拿着牙劣趴在地上,大声叫道:“陛下,冤枉啊。这个他们在诬陷臣啊,臣那敢做出这种事。特别是那个利史。他明知必死,故意诬陷臣的。陛下,如果你不信,最好将他押到京城。大理寺重新审理。”
他的话引来了一阵附议之声。
但他的话同时也引来一片反驳之声。
这一次奏折是李重俊让捉笔刀吏写的,这个捉笔刀吏又是腾刺史的
下。
让他写这份奏折,不说添油加醋。也早料到武三思死活也不会承认此事。
因此在奏折上重点写了李重俊审理此案时,从刺史开始,所有滑州高层官员似乎就当什么事没有发生一样,有持无恐。如果不是犯案官员众多,有许多官员前后供出,加上太子用了一些智谋手段,当然了。食活人的事没有写上去。但这件事同样会传到洛阳。有可能这些官员还会不承认。为什么这样有持无恐?
再说滑州囤积几百万石粮食,都比洛阳的含嘉仓粮食多了,居然运河沿路关卡以及相关的负责官员为什么就象没有看到一样?诅咒一案。几十条人命,还牵连到朝廷命官。为什么朝廷同样到现在也没有听到任何风声?是什么样的大人物在包庇?奏折上没有写派系之事。可现在咬起来了,五王一系难得有这机会。不用说立即将此事说了出来。
但武三思也有一点道理儿。
嫌弃是跑不了的。可定罪很难,滑州那边得到的只有一个刺史的口供。没有第二个人做为参证,更没有可信的书面证据,账面也看不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