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市场,另外一个自己能掌握最大的利润以及产品的定位。不好的是资金不容易快速回收,这个就是用来做试验的,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就可以推出其他的商品了。
上午给马月琴和方丽君发了工资,是徐素珍出面的。让她们下午回去帮家里先忙几天,到时再通知让她们来。
到城里,找到4个生意还不错的个体小店,另外还有2家摆地摊的,别小看摆地摊的。在97年前,和一位在北京认识的人聊起话题,他感叹以前的钱好挣,在96年他在北京摆地摊卖盘子,碗一些东西,一天起码300元的收入。而在周益豪所知道的一些现在的老板大多是从地摊上累积了第一桶金的。这时候的人比较贪眼前的便宜,可能是从那种环境中形成的性格吧,能够不用风险稳赚不赔的,虽然利润少了,但是安全啊。而且,那时到厂里拿货可不是现在这么简单,所以很容易就签订了6家销售点,按销售额的15%返点,每周送次货结次帐。每家店都只留100双,薄厚各50双,统一按7毛钱和一元钱的价格销售,不还价,也不准抬价。周益豪在合同里把这些方面定的非常严。
徐素珍说到百货商场问问,周益豪没有同意,反而跑到县里的2所高中的小卖部,把产品放在他们店里销售。现在的县城也不大,个体店也不多,所以摆了八个点就不摆了。周益豪在没有获得骑自行车的允许前,徐素珍就是送货员。把手上的袜子都放出去了,就开始和人打听起县里的纺纱厂和印染厂。
在县政府旁边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了解到一些情况,看看天有点暗了,只有明天才能去了。但是明天徐素珍就不能陪着了,她要上课。这个发现让周益豪老是希望快点把身高拔高。
想到自己还没有把身边其他的资源运用起来,就是自己的身高问题限制了他,即使想扮大人,也要这个先决条件啊。得想办法让他父亲带他到他们行政级别最高的亲戚家窜个门,前世也没怎么交往过,记得就是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在父亲的带领下来过他舅公家2回,说实话,在所有的外甥中,余颜清对周厚德是最好的。可惜周益豪的父亲的性格实在不是从政的料,虽然做事很好,但和人处理关系不行,而且一旦喝酒喝起来,就什么事也不管,一根肠子通到底,还喜欢回忆他的童年史,在官场上被人卖个几回可能都不知道。
又是周一,周益豪和徐素珍说了声,有事请个假,就跑出去了。一个人背着个包,他想到还有乡镇的小卖部和集市里摆摊的人,任务还很繁重啊,这样多些地方还能问到纺纱厂的情况。知道今早村里的拖拉机要到隔壁的一个镇去拉木材,刚好搭个顺风车。
这5天走了周围的5个镇,知道他们的销售量不大,但是蚊子腿也是肉啊,要想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去,在这个时候,也完全可以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在镇里的做法和城里的不同,直接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可以自己上门来提货(便宜些),也可以到县城指定的店里拿货。5天中也让他回笼了300元资金。而且纺纱厂、织布厂和印染厂也都找到了。
只是让他郁闷的,就是没有人来接待他,和门卫磨蹭了很长时间,才知道纺纱厂和织布厂厂长是同一个人,他的名字是陈自豪,家在县城里。印染厂的厂长是马建才,在镇上住着。打听清楚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产量,销售情况,质量反映情况,厂里的工人,厂长的个人情况等等。在周益豪花了2包2毛钱一包的烟后,只要周益豪想到的都能知道,真感觉这时候的领导和群众还是很贴近的。到销售科,2个厂里竟然都没有人,这让周益豪感觉很奇怪,难道他们有这么敬业,竟然都出去跑业务了,和想像中不同啊。
看来这次是没办法解决原料的问题了,走了近20里路回到村口的机耕路上,感觉到有一点异样,原来所有的小孩都围到了一辆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