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5页)

朱高炽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御书房,才把目光从外面移回到朱棣身上。可自己还没开口,朱棣就先出了声:“如果你也是来替黄子澄齐泰求情的,就可以滚回你的武英殿了。”

“父皇。”朱高炽哭笑不得,“儿臣可没说是来求情的。”

朱棣听到他这话,脸色总算好看了点儿:“那你来干嘛?”

朱高炽勾起唇角笑道:“当皇帝事儿可多,来帮帮你。”

朱棣挑挑眉,不客气的从御案上抓过一叠奏折丢给他:“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今天不把这些折子批完不准走。”

朱高炽一头黑线,打开粗略浏览了几封:“长江水患,西南干旱,安南兵变,北蒙动乱……等等,这是什么?十七叔要放弃兵权回大宁?啥意思?这才刚打下江山几天,就吵着嚷着要回去,朝廷还没稳固呢,他就想丢下咱们自个儿跑了?”

“这个朕已经批了,不准。”朱棣一把将朱权那封折子抽回来,拍到桌面上,“你看别的。”

朱高炽撇撇嘴,继续低头翻阅下面的奏折:“吏部上的折子……哎?吏部尚书还是潘邺?”如果他记得没错,这个潘邺可是潘安的父亲。

“好像是。”

“什么叫好像是?”朱高炽忍住想抽人的冲动,“你现在是皇帝,怎么能自己的官员都记不住?”

“官员那么多,朕哪能每个都记住。”朱棣一脸无辜,“你以前领兵打仗,也不是每个兵士的名字都记得住。”

“那不一样。”

“没什么不一样。看重点。”朱棣指指折子,“他说什么了?”

朱高炽无奈,只得再次把目光放到折子上,随即皱起眉头:“潘邺说得没错,这的确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啊。”

“什么事那么急?”朱棣见他皱眉,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伸手将折子拿过来,低头看了看,又将折子丢了回来,“朕还以为北蒙杀过来了,这些小事也要来烦朕,吏部官员都是饭桶?”

“选举官员不是小事,吏部的人也不是饭桶。”朱高炽摇摇头,将他丢过来的折子叠好,“父皇,治国跟打江山不一样。古往今来的帝王,都是马上打天下,却没有一个马上治天下的。要治天下,仅凭皇上一人之力,那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朝堂之上,才有了文武百官。咱们之前攻入皇城之时,建文朝的大臣逃走的自杀的加起来有四百多人,整个朝廷,官员少了一大半,只剩下小部分归附过来,成为了永乐朝的臣子。所以现在朝中的官位空缺十分严重,我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如果不好好治理,不用等北蒙的铁骑冲进关,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瓦解崩塌。”

听他这么一说,朱棣突然觉得有点头疼。他要是知道当皇帝这么麻烦这么累,他打死不会干啊。这真是赶鸭子上架,不行也得行了。

“那你说要怎么办?朕再下道旨把那些逃走的都抓回来?”

朱高炽额头再次挂上三根黑线:“抓回来之后呢?听话的就用,不听话的就杀?你刑部的大牢能关多少人?现在已经不是打天下的时候了,喊打喊杀对于这些文人是行不通的。对文臣也不能要求他们像武将那样军纪严明,违者军法处置。因为他们在乎的,不是自己的生命,也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节。当然,你也可以说他们冥顽不灵。但在他们看来,这种顽固是忠孝的表现。比如黄子澄和齐泰,我们认为他们是奸臣,但建文朝的人肯定都认为他们是忠臣。只是他们忠心的对象不是我们。他们只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如果我们以极其残忍的方式杀了他们,肯定会造成建文旧臣的不满,老百姓也会觉得心寒。更何况,历史的笔杆子终究是握在这些文人手……里……”

朱棣冷飕飕的目光射过来,让朱高炽说话的底气没来由的渐渐低了下去,最后那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