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2/5页)

表示束手无策。

朱棣为了方便医官们疗伤,搬出了帅帐,住进了张玉的营帐里。而朱高炽到达营地那天,正好是医官们感到无力回天,让他们准备张玉后事的时候。所以主将们全都聚集到了帅帐,想要送张玉最后一程。

朱高炽知道这些始末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了。北平之危解除,张玉的伤势也在他的精心治疗下逐渐稳定下来,已经能在他的帮助下起身靠在床头跟他说话。

其实朱高炽的医术真的一点都不好,只是他来自几百年后,而自己的的老妈又是军医,从小耳目渲染,懂得不少医学常识。再加上之前跳崖侥幸遇到张真人,他那谷底可是有不少医书可以看。

反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朱高炽死马当成活马医,把张玉从鬼门关里拽了回来,成了整个军营所有将士仰望崇拜的“神医”。

朝廷军东昌一战元气大伤,去偷袭北平又全军覆没,一时间士气低落。原本胜了两场仗正在得意洋洋的那帮文武百官,开始指责潘安的不是。有的说他办事不力,大意轻敌;有的说他身为内臣,却因为皇帝的宠信一跃从侍卫升为将军,不符合宗法;还有的向建文帝上疏奏折,说潘安在济南一战中,竟然把太祖皇帝的牌位悬挂于城墙之上,面对燕军大炮,风吹日晒,实乃大逆不道,要求皇上将潘安撤回严惩。

不过话又说回来,之前连吃了不知多少次败仗的李景隆都跟个没事儿人一样照样回去当他的曹国公。而潘安不仅打了胜仗,还保住了济南重镇。东昌之战虽然损失很大,但算起来也的确是燕军败了。而这次偷袭北平的计谋也着实高明,如果不是朱高炽太快到达燕军大营,让朱棣识破他的计谋,派兵回援,北平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这样一个连朱棣都不敢掉以轻心的人物,朝廷那帮子文臣居然拿这些可笑的理由要惩办他,着实令人费解。

其实说白了不就是他们这些自诩“正牌”的大臣见不得潘安一个侍卫专宠得势,掌管兵权吗?而人家李景隆是大将李文忠之子,祖母又是曹国长公主,家世显赫,仪比三司,打仗输了那只是“发挥失常”,所以不予追究,或者是根本不敢追究。

由此看来,历史上说建文朝是毁在那些文臣手上,这话一点都不假。

而更令人费解的是,朱允炆那个皇帝太仁柔,竟然听了那帮文臣的话,下令将潘安招了回去。

但朱高炽认为朱允炆在做这个决定之前,肯定还是努力争取过的。因为他的圣旨两个月后才到东昌。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这道圣旨他是无论如何不会下的。打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有个人能帮他抵挡燕军南下的步伐,可这帮文臣却容不下。只能感叹一声,天不助建文。

而潘安这一走,东昌就成了燕军的囊中物。张玉的伤势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已无大碍。虽然尚不能随军出征,但留守大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东昌之后,朱棣又出兵夹河,盛庸大败,退回济南坚守。燕军趁势转战真定、蒿城,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

在自己带兵攻城略地的同时,北平的沐晟也没闲着,辽东那批人马还得再去收拾收拾,一定得保证自己以后南下之时不会再后院起火。

几场战役之后,整个北方版图算是真正落到朱棣的手中。

而此刻,建文二年的第一场雪也已经开始纷纷扬扬飘洒在北方大地之上。

朱高炽在朱棣怀里醒来的时候,营地外已经是一片喧哗。

尽管寒气逼人,但北方的将士早已习惯这样的隆冬。清晨起来,见到一片银装素裹,原驰蜡象的壮观景色,自然会兴高采烈。

他也想起身出去看看雪,不料刚一动,朱棣的手就揽了过来,直接把他捞到怀里,箍得紧紧的让他动弹不得。然后眼皮都不抬一下,继续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