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3/4页)
都没有,就跟玩儿似的把她拖上了岸。他不说,但记者会推理:不说就是谦虚,越不说就是越谦虚,境界越高;没有啥想法儿,就说明没有私心杂念,救人不是为名为利。结论是贺铭舍己救人、无私无畏。
广播稿播出后,贺铭找到工作队长,请他出面澄清:“那篇稿子严重失实,我哪儿有那么高的境界?我水性好,救个人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事过去多了去啦,在堰塘里救过小孩儿,在沅江里救过同学,在沙河水库救过战友,都是平常小事一桩,从没当回事儿。前天的事儿更不值得一提,在风平浪静的水洼里,救她没有任何困难和风险,不值得大肆宣扬。”队长听后,非但没给他搞什么更正,反而将这事捅到了报社。北京某报竟用“活着罗盛教”为标题,添枝加叶地报道了贺铭历次救人的事迹,弄得贺铭是哭笑不得。他自己也弄不明白,他是李逵还是李鬼,中国的英雄如果都像他,也就太滑稽了。
9月贺铭从曙光电机厂回到了沙河机场,他舍己救女工的壮举也传到了部队,部队不但给他记了三等功,还让他改行当了该团政治处的干事,负责宣传文化工作。人倒霉时喝凉水都塞牙,红运高照时,泥土都能变成金,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霉运与红运这两种时运贺铭都碰上了。不仅他,姚玉兰也是。就在贺铭走红时,她也时来运转,10月初被任命为师训练科参谋,由沙河机场调回西郊机场。从此在人们眼里,姚玉兰与贺铭真正成了门当户对的一对:她是空中英雄,是雄鹰;他是水里好汉,是蛟龙。但他俩却认为自己都是平常人,所谓的英雄好汉都是人们造出来的。
九、选择苦难
1965年9月6日,俞素梅生了个胖小子,夫妻俩希望儿子将来继承他们的衣钵,给取名继飞。小家伙将近8斤重,虎头虎脑,特别可爱,乐得张志敏找不到北了,没事儿就往家里跑。为了照顾母子俩,张志敏将岳母从上海接到北京。30多平米的小房子一下增加了一老一小,显得特别拥挤。老太太住外间,孩子和她睡;张志敏与俞素梅住里间。做饭只好在屋外的廊子里。老太太做梦也没想到女婿是副团长,女儿是中队长,两口子竟住这么低矮狭小的房子,还不如上海的小阁楼。开始她很不习惯,但为了自己的女儿与外孙,只能委曲求全,将就着过。俞素梅坐月子期间,许雅君来看过她两次,每次都送她不少补品,传授一些幼儿保健知识。
姚玉兰调到西郊机场的第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她到俞素梅家串门儿。素梅一见玉兰特别高兴:“玉兰,你啥时办喜事儿?咱这一批的可就剩下你一个了。我打听过,现在西郊家属区还有空房子,你抓紧办吧!”“我刚调过来,参谋业务还很不熟悉,哪好意思办个人的事儿,等到年底再说吧。虽然贺铭有些着急,但他好说话,不会催我,他也刚到机关,也有许多东西要学。”姚玉兰从俞素梅家出来后,就来到了刘晓云家,她俩有很久没见面了。刘晓云正在家里听收音机,郝朋不在。“哪阵风儿把你吹来了,到了师机关,把我给忘了吧?”姚玉兰刚从俞素梅家出来,一进刘晓云家,就觉得到了另一个世界。俞素梅家又挤又乱,还弥漫着一股孩子的尿骚味儿;晓云家却井井有条,里屋是双人床,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外间是一对沙发、一个玻璃茶几,靠内墙有一个衣柜和一个橱柜,橱柜上放着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正在播放革命歌曲。橱柜里面是炊具与茶具。地板擦得干干净净,可以说是一尘不染。一看便知,刘晓云是位治家高手,姚玉兰夸道:“你这家比素梅家强百倍,她家都没法儿进人。”这本是姚玉兰的真心话,谁知却触到了刘晓云的痛处,她听后不但没表示高兴,脸上的“天气”立马晴转阴,而且还岔开了话题 :“玉兰,贺铭出息了,成了罗盛教式的英雄,听说有好多姑娘给他写求爱信,小心他花心。当然有你这位空中英雄在他心里,其他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