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4页)
成。
谁知道由于县里种植的桔子,李子太多,几乎每一家都种植了几亩地,那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第一年就硕果累累,果实把树枝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农民们看见丰收了,大喜过望,以为是一个丰收年了,谁知道果实几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去,果实都烂在树上都没有人收。不过那一年小孩子们却是吃了个饱,口袋里时不时能掏出一个桔子,都把水果当饭吃了。
但,水果终究不能做饭吃啊,所以又响应县里的号召,把果树砍伐殆尽,回家做了柴火烧,把树根也挖出来,每家每户在地里种了一大片的烤烟,干的热火朝天。谁知道收获上来的烤烟烟叶卖不出去,农民又白忙一场,如是地折腾了两三回,就再也没有人听从县里的话了。
那一年,杨帆拼命阻碍杨老头砍伐桔子树和脐橙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杨帆母亲也骂杨老头“怕什么怕,难道完不成任务把你杀了,放心你进牢房,我绝对去送饭就成”。但是县里有任务啊,完不成任务那是要吃八百的,于是不得以,仅仅留下桔子和脐橙,把几亩地的李子树砍伐了,再开荒了两亩地,再拿出一亩水田种植烤烟勉力地完成任务。累的杨老头直骂杨帆不知道好歹。不过,第二年水果生意回暖,杨老头种出来的桔子卖了几个小钱,更“欣喜”的是烤烟居然没有挣上钱,杨老头才醒悟过来幸亏杨帆的嘴馋极力的阻碍,才挽救了一家子生活。
从此以后,杨老头对县里的任务也就是报观望的态度,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行,管他还挣不挣钱的。村长骂他不思进取,没有集体观念,皮痒肉不痛的杨老头笑了笑说“总要有人在最后的吧,难不成全都跑第一。”把村长气了个半死。果然,第三年大集体种植甘蔗,甘蔗也腐烂在地里,因为榨糖厂都倒闭了,这才有几个人醒悟过来,跟杨老头学习。更可喜的是,那一年两亩地的脐橙结果了,果实结的虽然不多,但是卖了一个好价钱顶的上过去两年的总收入了,杨老头笑了一个冬天,连口夸耀杨帆的聪明,将来肯定是个有福气的人。杨老头留了个心眼,把脐橙嫁接,一年一年的多到了五亩地,脐橙每年的收入正是杨帆和杨永的学费来源,培养出了两个名牌大学生,也正是杨老头一家人在村里能够快乐生活下去的原因。
因而,玉泉村的果子林木是县里最多的,桔子,橙子,葡萄,等等。地多人少,所以果子是玉泉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平均一家一年也能收获万把块。不过却有这样的问题,果子多是多,但是都没有名气,果子也不是特别优质,所以卖不出价钱,只能保一个温饱而已,改革开放外面的人富裕起来,玉泉村民也眼浅,一窝蜂地去了外地打工,留几个老人在家看着果子就成,于是老弱病残的人留守在家。不过也有许多少妇在家带孩子,杨帆不敢出去四处逛门,原因也在此,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少妇哪怕说一句话,瓜田李下的不知道要闹出多大的麻烦来。
杨帆摸出一个脐橙,旁边的周政和递过水果刀来。杨帆没有接刀,把脐橙在手里使劲的搓了搓,把皮搓软了,剥着皮说:“叔叔,剥皮吃脐橙才是最好的方法,水果刀一切不但吃的满手都是水,而且脐橙的汁液流去也浪费。”
周政和笑着说:“原来还有这个讲究,不过太麻烦了吧。”
杨帆说:“周叔叔你有急事吗?其实剥皮比吃的更过瘾,不信你试一试。”
“你这小子,还蛮有意思的,这个就叫做钓与闲情了。”周政和拿出一个脐橙,揉了揉,剥开一块皮要往圾桶里扔。
杨帆阻着接过橘皮,笑着说:“叔叔,这个可是好东西啊,晒干了几毛钱一斤,更重要的是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