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3/4页)

知命,故不忧。一本无上五字。)果于自是也。君其励文学焉!丈人牧人南邦,君展觐承颜婆娑愉乐之暇,则充其经笥,茂是文苑,时焉逃哉?(焉,於虔切。)迟速之事,则瞽史之任,吾不及知。

○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一本无“求益友”三字。)

所谓先声后实者,岂唯兵用之,(《汉书》:广武君说韩信曰:“兵有先声而后实。”一本“用”之下有“然”字,非。)虽士亦然。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偃仰疲耗,(音冒,乱也。按韵,耗,虚到切,灭也,虚也,字从耗,不音冒。目字从眊,未详孰是,当考。)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如此而曰吾能不遗士者,伪也。唯声先焉者,读至其文辞,心目必专,(“目”,一作“耳”。)以故少不胜。

京兆韦中立,其文懿且高,其行愿以恒,试其艺益工,久与居,益见其贤,然而进三年连不胜,是岂拙于为声者欤?或以韦生之不胜,为有司罪。余曰:非也。谷梁子曰:“心志既通,而名誉不闻,友之过也;名誉既闻,而有司不以告,(“不以告”,或作“不取者”。)有司之过也。”(《谷梁传》昭十九年:子既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心志既通,名誉不闻,友之罪也。名誉既闻,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人之视听有所止,神志有所不及。(即上云有司疲耗事。)古之道,名誉未至,不以罪有司,而况今乎?今韦生乐植乎内,不欲扬乎外,其志非也。孔子不避名誉以致其道,今韦生仗其文,简其友,思自得于有司,抑非古人之道欤?将行也,余为之言,既以迁其人,又以移其友,且使惑者知释有司也。

○送辛生下第序略

自命乡论士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出《礼记·王制篇》。)坏而不复,士莫有就绪,故丛于京师。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登贤能之书,或半天下。取其殊尤以为举首者,(举首字出《汉书》。)仍岁皆上第,过而就黜,时谓怪事,有司或不问能否而成就之。

中书高舍人,备位于礼部,攘袂矫枉,痛抑华耀。(《高郢传》:贞元中,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知贡举。时四方士务朋比,更相誉荐,以动有司,徇名亡实,郢患之,乃谢绝请谒,专取行艺。司贡部凡三岁,甄幽独,抑浮华,流竞之俗为衰。)首京师之贡者,(“首”,一作“会”。)再岁连黜,辛生以是不在议甲乙伍中。其沉没厄困之士,阖户塞窦(《记·儒行》:儒有荜门圭窦。窦,穴也。)而得荣名者,连畛而起,(畛,止刃切,井田间陌也。)谈者果以至公称焉,其能否也,世莫知也。若辛生,其文简而有制,其行直而无犯,向使不闻于公卿,不扬于交游,又不为京师贡首,则其甲乙可曲肱而有也。呜呼,名之果为不祥也有是夫!既受退,告归长沙。(长沙,潭州。)以辛生之文行,八年无就,如其初而退返,吾甚愤焉。孟子曰:“位卑而言高者,罪也。”于辛生又不能已,故略。。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卷二十四 序

作者: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史传《年表》,公从兄偁无见焉。其曰从侄立,贞元十一年中进士第者也。偁,一本作称,序谓“自淮阳从调抵于京师”,罢选而归,当在贞元十七八年在京时作。)

伯氏自淮阳从调,(淮阳,陈州。调,选也。)抵于京师。冬十月,牒计不至,摄衽而退,(摄衽,谓敛襟也。)顾谓宗元曰:“昔吾祖士师,(柳下惠为士师。)生于衰周,与道同波,为世仪表。故直道而仕,三黜不去,孔氏称之。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赞之。今吾遑遑末路,寡偶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