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4/5页)

耳朵贴向窗户的缝隙处,仔细倾听了下里面并无动静,然后伸出手去轻轻一推,发现窗户是关上的。

当下收回手,从腰间抽出把匕首,伸到窗缝中。挑开里面的窗栓,然后无声地缓缓推开。纵身一跃,身如灵猫一般跃落入里面。戒备着左右一瞧,却见二楼果然无人值守。当即站起身向窗外一招手,李莫愁跟着跃了进来。

尹治平返身把窗户关上,解下腰间所系的一个布囊。将布囊上所罩的黑布取去,但见里面发出莹莹的淡绿sè光芒。仔细瞧去,却见是层透明状的轻纱,里面包裹着十数只萤火虫。尾部一闪闪地发着光芒。十数只萤火虫的尾光交织联合,便让这纱囊成为了一个散发着淡淡绿光的光球。

尹治平现在的内力修为,是可以黑夜中视物无碍。但并非有如白昼一般,全没影响。他看些景物看路是没问题。可若说黑夜中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还能看书读字,那可就看不清楚了。所以他需要些光亮来照明,火光太过明显。容易被人发现,而他手头又没有夜明珠之类。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这其实是他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位古人读书认真。十分好学,可家里太穷,点不起油灯,晚上没法读书。所以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捕捉了数百萤火虫置入囊中,做成了一个生物灯源。

这故事源自于一个成语,叫作“囊萤映雪”,捉萤火虫成灯是囊萤;映雪则是另一个人的另一个故事,晚上利用雪地的反光来读书。都是形容读书刻苦勤奋,还有“凿壁借光”之类。

尹治平现在的眼力不是普通人可比,并不需要数百萤火虫来照得通明,只需要稍有些光线照亮,便可以借此来看清字了,所以只是捉了十来只。这样光线不会太亮,也不会惹人注意。

提着这囊萤,尹治平就近向一排书架照去。却见书架上所存放的书籍依旧是佛经,虽然有许多珍本善本,但对于他来说,实是并无用处。快速地把有书架上的书目浏览一遍,他失望地发现,照样全是佛经,没有只言片语是提及武功的。又小心地仔细察探一番有无密室,也没有发现。

最后两人无功地退出了藏经阁。

在藏经阁的楼顶上沉吟思索一番后,尹治平判断出了方丈室的所在,又带着李莫愁施展轻功赶了过去。

行到近处,两人瞧见方丈室中仍亮着灯光,瞧来那观尘方丈却是还没入睡。两人在旁边的屋顶上仔细观瞧,李莫愁以传音入密道:“这老和尚看来还没睡,若是秘籍真的存放在方丈室中,咱们又怎么办,直接硬抢吗?恐怕是抢不到的。而且到时动起手来,立即就惊动了其他人,咱们到时是否能够全身而退,也未可知了。”

尹治平施展传音入密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几经波折才好不容易来到大理,就这般无功而返,徒劳一趟,我心中实在是不甘。”

想了想,道:“你就先在这里待着,我过去瞧上一瞧。不管有没有,在不在,瞧也不瞧一眼就退走,可实在太不甘。”说罢,也不等李莫愁回声答应,就轻身跃了下去。

猫着身小心地来到方丈室的窗户下,尹治平探起头从窗缝中瞧去,发现里面的人影似乎是背对着窗户而坐。窗缝中瞧不太清,他伸了食指到口中,沾了口水把窗纸濡湿,无声地在窗角弄出一个不太显眼的小孔,凑眼过去,往内仔细观瞧。

但见里面一个黄衣袈裟的僧人正背对着窗户,面向着墙壁,盘膝结伽跌坐在云床上。那僧人背对着他,也瞧不清是老是少,但料来必是观尘方丈无疑了。那观尘方丈盘膝而坐,挥臂舞指,似乎正在练习指法。他出指之际。房中发出“嗤嗤”的破空声响。

再细瞧之下,尹治平忽然发现。那观尘方丈所面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图画。图画中画了一个上身**的人形,右手臂上标注了许多穴道名称还有行功路线。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