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部分 (第2/5页)
根本不现实,关键还是金银矿较少,而且开采也比较难。李超知道山东的登莱半岛有大量金矿,知道江西有大铜矿、银矿,不过开采效律不高。
以大唐如此多的人口,那点黄金存储量和开采量,金银根本无法做为本位货币,甚至连做为货币都较艰难。
数量太少,金银币如今虽也算是朝廷支持的货币了,但一般还只是做为贵族们收藏和使用,一般商人都很少用金银币交易。
只不过铜钱也不够,就算李超贡献了几个大铜矿位置,但一年挖不了多少,对于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大唐来说,一年别说铸个三四十万贯铜钱,就算铸三百万,都一样不够使用。尤其是还有许多不法份子,朝廷这边铸钱,他们那边收钱就融了铸铜器倒卖。
再加上有的土豪地主们,就喜欢把钱囤积起来,埋在地下窑洞里,宁愿铜钱在地下生绣,都不拿出来流通,这使得不论是金银币也好,铜钱也罢,都有一个黑洞,朝廷铸多少,都总是货币量不足。
百姓们没钱用,不得不拿绢啊、布啊、粮食这些当成货币使用,去赶个集,要买东西,还得先从家里捎匹布或者带些鸡蛋鸭蛋,甚至直接抱只鸡去上集。先卖了鸡,或换了布,然后才能去买东西。
正是这种钱荒的情况下,李记钱庄的庄票才会这么受欢迎。
古典农耕社会,都读的圣贤书,却没几个学社会经济的,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经济财政,连银行都不知道建一个,更不知道发行信用纸钞的重要性。
不过李超也不敢教这些人这些,这时代的人,都喜欢乱来。
你要是教他们建银行发纸钞,这些人肯定敢没有准备金就滥发纸钞,到时缺多少钱就直接印钞,今年印一千万贯,明年就敢印三千万贯。
看看宋朝的交钞,明朝的宝钞,还有元朝的纸钞,哪个不是这样,发行到了后面,一千贯一万贯,都当不得铜钱一贯,好好的一样东西,被他们弄的臭名昭着。
再好的经,给歪嘴和尚也是念不好的。
如钱庄这样的,其实还是私人经营,朝廷监管的好些。不过李超自己对于钱庄的经营方向,把握的还是很好的,没有搞的太离谱,发行庄票,也是严格设了一条线,有足够的准备金的。
他倒不愿意让朝廷监管,因为朝廷那些官员根本不懂这些,让他们监管什么?
想着想着,李超打了一个对子,结果回头一看手上,好好的一条龙,中间断了。气的顿足,一把的单子,愣是把一个赢牌打输了。
钱管家跟老爹最后还雪上加霜,一人给李超来了一炸,李超一下子输了不少。
“想什么呢,看你心不在焉的?”老爹问。
“这不明天就是贞观元年了嘛,陛下交给了我一个很重的担子,我是户部尚书兼盐铁使,朝廷的钱袋子交给我来管。可是,国库空空啊。今年秋起北方大灾,朝廷免了北方诸州的正税,明年还是灾,明年肯定还得免。加之赈灾发粮,还有和买粮食的钱款,都还打着白条呢,现在朝廷不但没钱,还欠着一屁股债。”
李世民倒是好,看着国库空空,立马把这担子交给李超了。原本李超这户部尚书,是挂名,并不实际掌管部务的,但现在李世民发话了,这个担子得李超挑起来。
想办法,给朝廷弄钱。
李超倒是有钱,但李家摊子也大,何况一个家族再有钱,还真能富可敌国不成?朝廷一年的开销,那都是千万贯来计算的,何况这两年还又是灾荒又是战争的,这开支更大。
不说别的,今年和买富户地主们的那些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欠债了。
本来朝廷通过商税、边市、专卖等各种办法,一年增加了千万贯的财政收入,算是不得了了。但现在一个灾荒,又回到了解放前,还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