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5部分 (第2/4页)

因为欧阳云的力挺,中国政府在引进外国人才上却一直抓得比较紧——犹太人、有一技之长的日本战俘、法国人……要知道,在整个二战期间,单单犹太人,中国就吸收了超过四百万。有这些曾经为欧洲现代企业或者日本财阀服务过的现代产业工人做支撑,一二十年的时间,中国人还是能够挺过去的。要知道,就勤奋程度而言,这个世界上,真没有哪个民族能比得上华夏人。

勃劳希契的眉头皱了起来。在他看来,古德里安的话显然危言耸听了。

古德里安为什么迟迟不能上位?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并没有如欧阳云所期待的那样从中国身上获得阻力。剖析这个原因,其实就是德国人并不承认中国已经具备了和德意志平等对话的地位。事实上,如果没有苏俄东侵这码事,德国人依旧不会正视中德关系,而古德里安也将依旧没有上位的机会。

勃劳希契在德国国防军体系中威望极高,他这眉头一皱,马上便有人心领神会的站出来抨击古德里安的观点:“我认为古德里安将军的担心有点多余。中德结盟,是中国人主动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在结盟这件事上,中国人比我们还主动。中国人图什么?不就是希望通过我国承认联合国这件事而将联合狗的权威性树立起来吗?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次利益交换——德意志承认联合国的权威性,而中国则向我们提供支援。我认为,我们应该直接致电中国政府,要求他们帮助我们在海上防御美国人。毕竟,与我们付出的代价相比,中国人仅仅向我们出口一点武器装备,这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给中国政府的电报可以晚点发,最佳时机是在中美舰队将要打起来的时候,那样的话,中国人骑虎难下,将只能选择给我们提供实质性的军事援助!”隆美尔说道。

对隆美尔的这个建议相当的满意,勃劳希契眉头展开,问古德里安:“古德里安,你觉得怎么样?这么做,我们也算是尽量照顾中国人的面子了!你那个中国朋友,应该不至于斤斤计较吧?!”

勃劳希契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古德里安又能如何,无奈之下,他只能神情严肃的摇了摇头,却没有再表示反对。

第六百零四章苏伊士运河

二十一天后,中国武悼天王号航母舰队驶入苏伊士运河。引人遐思的是,就在中国舰队驶入苏伊士运河的当天,埃及国王法鲁克派出特使联络陈师昌,邀请陈师昌前往开罗进行私人访问。苏伊士运河行程本来一个白天就能走完,埃及人突然来这么一出,一下子打乱了陈师昌的原定计划。接不接受法鲁克的邀请?陈师昌经过短暂的考量,最终还是决定欣然接受。苏伊士运河现在虽然为英国人实际控制,然而,埃及人毕竟是地主。和地主打好交道总不会错。另外,在非洲,埃及也算是大国。再考虑到小长官曾经出访过埃及,而且和法鲁克还建立起了不错的私谊。故,陈师昌觉得走一遭还是很有必要的。

陈师昌只是觉得很有必要走一遭,而在法鲁克眼中,中国人庞大的航母舰群却是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早在欧阳云赴埃及参加开罗会议的时候,埃及国内就已经出现了革命的征兆。而现在,随着英国影响力的进一步削弱,法鲁克在埃及国内已经渐渐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了。法鲁克和他的亲信们很清楚,如果他们再不能从国外获得强有力的支持,那么,他们将很快会成为被革命的对象,而就此失去现有的权力还有财富。法鲁克的天然求援对象本应是英国。然而,英国人在二战中元气大伤,再加上现在又致力于统一欧洲以及配合美日遏制中国,根本不愿意在非洲投入更多的筹码。如此一来,法鲁克等人便很有些穷途末路的感觉。恰在此时,中国庞大的航母舰群出现在他们面前,于他们而言,这简直是天降强援。

对于陈师昌接受埃及国王法鲁克的邀请对开罗进行私人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