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2/5页)
说是最新运来的太湖蟹。轻轻小姐莫以为只有阳澄湖的蟹好,以易之经验来看,太湖蟹一般味美,各地水质不同,或许有细微差别,但各擅胜场。”
“这些蟹精力充沛,一看便知肥美。”宁轻轻说,“那几个柿子只好让贤了。”
公孙易接过篮子,将几个柿子层叠起来,排在窗台上,“不如说是柿子有福缘,得以在这庄上为我添作点缀。小姐请到书房稍坐,我沏茶便来。”
谁要喝茶,快蒸蟹啊。宁轻轻脱下鞋,走进书房。
这里除了几个老竹子书架上塞得摇摇欲坠的线本书卷,就只有一张面对前院的书桌,桌前窗户大大开着,一片玉兰树叶被风吹落,飘在窗台上。桌上乱乱地卷着几轴纸,笔架上挂满笔。书房另一侧嵌了张窄窄的竹榻,为了招待她,地席上摆了矮几和坐垫。其余陈设一概皆无,一派两袖清风模样。
公孙易说来梅庄是为了过真正读书人的日子,这些摆设都是再简单不过。
宁轻轻想起他的七夕扇面,说是他家琴房,又是另一番景象,连台阶都雕得很细致,再联想起上次去他家看到的花园亭子,分明是富贵员外的生活。
他说得倒好听,来这里过清苦的日子,其实细想,他这比小清新特意去西藏洗涤心灵还要矫情。首先,得有个富贵大宅,才有资格说大宅住腻要换个环境清苦一下,其次,得在这种景区有个别业,若卖掉就是数不完的钱,可偏不要卖,也不要住,白放着,偶尔来体验清苦,再次,得有大把时间,不用赚钱,想干嘛就干嘛。
玩文艺这种矫情事,也只有可恶的公孙易做得到。(未完待续。。)
第138话 湖区深处
公孙易端了个木托盘进书房,盘上有两个小盒子,他打开其中一个,取出两只小得不能更小的杯子,“这两只玉龙杯是祖上的收藏,非故交好友,轻易不拿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个大不了多少的小茶壶。
随后他打开另一个盒子,盒子里放着一个极小的罐子和一支精致的木茶匙。他小心翼翼地舀了一点茶叶到茶壶里,“这茶自采摘起便是名家手笔。六哥的整个南山茶园,今年出产几千斤鲜茶叶,挑了几斤顶尖上选的,精心焙炒,最后只装了这样三罐,就是这罐子,也是六哥友人家的窑厂给他单独做的。轻轻小姐是这一罐第一个客人。”
“太受宠若惊了。”
“不同客人,我自当选不同茶叶。像是谭二爷——你自然知道他。”
“历史小说的大家。”
“对,他来,我用陈年普洱,才合他老辣诙谐的文风。六哥多爱寻仙访道,我用武夷红茶招待,花不语——你必熟悉。”
“言情小天后。”
“她笔触浪漫唯美,所以我招待她各式花茶。至于轻轻小姐,淡雅清新,除了同样味道的龙井绿茶再无他选。”
这是拐着弯骂我绿茶婊吗?宁轻轻想。“你说的那三位都是文坛名人,我连一个字都没发表过,实在惭愧。”怎么就成了你的知交?
“相交贵在心,不在其它。”公孙易道,“你当日拿了几本只我借过的书。这等缘法,再找不出第二个。”
“那火律师呢?你和她是青梅竹马,会招待她喝什么?”
“她只配喝可乐雪碧。呛死她。”公孙易没好气地说,“她不会来这里,我这别业也经不起她折腾。”说着拿起已泡开的陶壶往杯中注茶,这么小的杯子,一滴也没有溅出,可见他茶道极精。
“如何?”公孙易问。
还没喝呢,问问问。宁轻轻略品一口。说,“茶色纯净清澄,似琉璃。香味似有若无,极其淡雅。”
“正如轻轻小姐。”公孙易得意地说,“我选的茶叶必定都是最合宜的。”
公孙易的茶杯极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