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4/5页)

平喽”!几十年的兵荒马乱、人命如草的局面终于结束了,大清的版图完整了,人们也终于盼来了安定。

台湾统一之后,玄烨没有像汉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战突厥那样,战胜即走,得而复失。而是对郑克塽等以往之罪,尽行赦免,并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封郑克塽为公、冯锡范为伯、刘国轩为天津总兵,具隶上三旗。此外又封施琅为靖海侯,并根据朝廷会议以及施琅建议在台湾设府置县、驻扎军队、建设台湾、开放海禁。

清初因海上反清活动过多,朝廷曾下禁海迁界令,如今四海升平,便重新开海禁,通贸易,一度开放。

统一了台湾后,玄烨又开始召集大臣们商讨南下巡视一事。南巡不比东巡,民怨诸多,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一直是他的心结。当年多尔衮摄政,曾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弊政,更有清军南下肆虐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抗清”在汉人心中,尤其是江南的汉人中,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玄烨爱民如子,更继承他皇父“满汉一家”的为政之道,南巡,不只为了视察河务,也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他更想笼络士绅,维系民心,化解满汉多年来的积怨,创立一个真正天下安定的康熙盛世!

因南巡事物纷杂,需要商议以及各方准备,经过整整一年,圣驾才开始起航。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玄烨第一次南巡。大队离开近畿要道,一路往南行进。最前面的是开路的銮仪卫仪仗,旌幡扇伞随风飘扬,如同一团彩霞,斧钺枪戟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闪光的星月。随后是数十名穿着颜色鲜明的黄马褂的侍卫骑队,他们后面,数位内大臣护卫着皇上的御辇,一顶八匹骏马拉着的华丽的金顶辂。

马踏着细碎的步子,车行得平稳而庄重。一些御前侍卫和太监捧着皇上的用品围在御辇四周,以备不时之需。再后面,是侍卫组成的豹尾枪班、弓箭班,从行的王公大臣们就跟着侍卫的队伍。最后有五百精骑武装护卫。

车驾从永定门到南苑,文武百官站在护城河边送行,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大路上行过数日,到达山东境内。

途中一切正常,御辇边的侍卫、太监,按时给皇上和贵妃进茶点。到了济南府,放眼望去,绵延起伏的山丘,山势雄伟,草木葱茏。队伍翻山过、河,穿过村落,群山逐渐高耸、险峻,只是路边新栽的松柏还不茂盛。跟着御辇的大学士明珠和侍讲学士高士奇并马而行,看看周围的群山峻岭,再谈谈皇上南巡事宜,笑容满面,其乐融融。

到了泰安,皇帝率诸臣徒步登泰山,再到曲阜祭孔庙,一路上说说笑笑,气氛活跃不少。

“朕一直坐在大院子里听‘孔孟之道’,今儿终于到了孔先师的老家来啦!高士奇啊,你是翰林院侍讲,倒也给这些平日不出远门的大臣们说说。”玄烨一步一步缓慢跨着台阶,身后跟着一大群人。

“是。”高士奇听到皇上喊了自己,忙点头,道:“这‘孔孟之道’在于一个‘仁’字,不同的是,孔先师主张‘仁者爱人’,这‘仁’的对象为‘人’,而孟先师推崇‘仁政’,更重为政之道当施以‘仁行’,前者一团和气,后者一团豪气,就如当今皇上以‘仁’治天下,致使天下太平,宇内祥和,万千子民拥戴仁君!”

高士奇长篇大论,玄烨却只回了一个“哦”,未有过多表态,高士奇站在身后时刻提高警惕,生怕自己说错了话。

过了好半天,玄烨说:“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朕只是帮着百姓们掌管,今天呀,朕是代替百姓们上山祭拜孔先师!”

“皇上所言甚是!所言甚是!”高士奇随声附和,捏了一把汗。

玄烨又走了几步,忽然凑近身旁的洛敏悄悄说:“这个高士奇,比明珠那只老狐狸说话舒服,明珠就知道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