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2/5页)

回弘农郡后,我们就立刻返回关中,对弘农郡也将秋毫不犯,不知恭仁兄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杨恭仁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李建成的意思很明白了,让自己帮忙组织船只,如果自己不肯,那就他们自己动手,关中的军队将接管黄河南开,这怎么行?

“这……让我考虑考虑。”杨恭仁很为难,李渊是一定要来,没有他拒绝的余地。

杨恭仁低沉沉思良久,他就怕李渊的军队入境后就不走了,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一点他心里很明白,与其他们军队进来,不如自己送个人情。

他终于点了点头,“看在从前的老交情上,我这次就帮你们一次,我会组织船只,接世民过河,若圣上震怒,由我一力承担。”

李建成大喜,站起身深深施一礼,“情况紧急,请恭仁兄尽快处理。”

“明天一早,我就去组织船只,不知世民准备在哪里渡河?”

“在河北县和陕县之间渡河。”

这六次大军南撤,李世民完全听从了屈突通的方案,他们一面稳步南撤,一面不断派出骑兵前往风陵津征集船只,摆出了一副准备从风陵津渡河的架势,他们大军也确实是向风陵津方向撤退。

由于李世民大军南撤并不仓促,大军整齐有序,杨元庆也没有急于追杀,而是率军跟随他们一路南下,始终跟在李世民大军四十里之外杨元庆的战术也非常清楚,他不会和李世民军队对阵拼杀,而是要等待李世民大军渡河时出现的战机,任何一支军队渡河时都会出现防御薄弱的一刻那便是他大举进攻之时。

在河东郡南部是中条山,中条山南面二百余里狭长的地带中分布着两个县,一个叫芮城县,一个河北县,风陵津渡口就在芮城县的西南面,而河北县则在芮城县东面。

这条晚上,李世民大军抵达了芮城县,而杨元庆大军也抵达了芮城县以北四十里外并临时驻扎下来没有扎帐篷大军席地休息,而在队伍中间,扎下了一顶行军帐,帐篷内,杨元庆和几名大将正在地图前商议军情。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我觉得李世民并不一定是走风陵津。”杨元庆看了一眼众人道。

秦琼注祝着地图,眉头紧锁,他不太赞成杨元庆这种奇怪的感觉便接口道:“可是我们得到斥候的情报,李世民前锋已经在风陵津征集了上百条渡船,如果他不从这里走他又哪里走?渡船又怎么解决?他们的军粮应该不多了。”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李靖,“李司马,你认为呢?”

李靖沉吟一下道:“我只是觉得对方这次南撤非常有章法,不急不缓,条理清楚,毫无漏洞,可以说是无……可击,这和李世民北上时完全不同,李世民北上时像一根长矛,锐利而进取,而这一次撤退却像老僧坐定,滴水不漏,我认为这只有是经验非常老道之人才做得出来,不妨大胆推测,这一次南撤是屈突通在主持。”

杨元庆点点头,“我也这种感觉,我两次派骑兵夜间去骚扰袭营,都无功而返,或许真是屈突通在主持南撤。”

李靖又道:“如果真是屈突通,那么他的习惯就在最后关头出奇兵,会出人意料,他很可能不在风陵津渡河。”

李靖用木杆指向了河北县,“你们发现这午县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众人的目光一起向河北县望去,杨元庆脱口而出,“这是一个关隘!”

众人都看到了,那里四周山势连绵,在山梁中间有一道宽约数里的峡谷,河北县就修建在这座峡谷中,而穿过县城便是河滩渡口。

李靖用木杆重重敲了一下河北县,“守住河北县,我们就无法靠近渡口,我敢断定,屈突通一定会从河北县渡河,至于渡船,应该是对岸已经准备好了。”

杨元庆默默注视了片刻,他知道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