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5页)
知道是自己异想天开了,公孙筠秀尴尬地笑了笑。她是怕自己一走,堂婶便失了最后的支持,终有一天消磨在这方寸宅院中。但她的身份只是堂侄女,就算堂叔再不喜这个婶婶,也不会随便放妻子离家惹人耻笑的。
思来想去,公孙筠秀从从随身的荷包中掏出一百两银票,交到了洪诗诗手中。
“婶母,这些钱你拿着,以备不时之需。”
“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银两?”洪诗诗看到数额,大为吃惊。
“这是我离开芮城的时候姨母给的,我想您以后应该比我更需要它。”公孙筠秀说的是真心话。
现在伺候洪诗诗的仆人,拿了好处才肯尽责。如果她走了,婶母又无银钱傍身,日子恐怕会要多凄凉有多凄凉。一百两银子往长了看不算多,但至少近两年可以保她不愁。公孙筠秀只希望过一段时日堂叔的气消了,会想起怜惜自己妻子,让她的日子不再如此艰难。
“这钱都给我了,你怎么办?”洪诗诗仍是皱着眉。
“我……无妨,婶母拿着吧,这是筠秀的心意。”不方便透露自己的陪嫁失而复得的事,公孙筠秀只得闪烁着敷衍过去。
洪诗诗没再说话,只是将银票攥在手里,然后久久地看着她,伤感的眼神着带着难解的复杂。
这晚,公孙德自琴阁返家,刚进门口就见到许久不见的正妻洪诗诗站在门旁等他。
早春刚至,寒意仍是料峭,洪诗诗削瘦的身躯单薄得好似一只风筝,随便一阵小风就能带走似的。
公孙德眉头一紧,正要冷漠地擦肩而过,却听她幽幽地问道:“老爷可否听妾身一言?”
步子已经迈出一半,终是收了回来。
公孙德偏头,看见妻子嘴角的笑容,既熟悉又陌生,仿佛又回到了年少初见的那段时光。
饭桌上见着堂叔,公孙筠秀便提出了想回顺昌老家的事。李咏秋有些意外,却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于是什么也没说,全权交由丈夫定夺。公孙德也是意外,考虑了一下,才说让她再等一段,待到李咏秋生产之后,他会亲自将她送回去。
“堂兄就你一个女儿,顺昌那么远,我怎么能让你一人回去?而且李姨娘马上就要生了,家里女眷不多,你在这儿,堂叔也多个帮手啊!”
一番话在情在理,公孙筠秀不好推辞,只得点头。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数着日子,一直数到三月初九。风平浪静中,李咏秋终于有了临盆的征兆。
公孙长佑去世以后,李咏秋肚子里的孩子成了公孙德唯一的子嗣,紧张程度可想而知。自她开始产前阵痛,两位经验老道的稳婆和四名仆妇就守在了她的房中,没有经验的丫鬟们都被隔绝在外。
公孙筠秀同样未嫁人,不方便留在李咏秋跟着,于是随公孙德守在了外室。令人意外的是,入夜之后,一直被隔绝在外的洪诗诗也赶了过来。虽然她备受丈夫冷落,却也是堂堂正正的公孙夫人,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于情于理都能说得过去。而且,公孙德对洪诗诗的到来并无微词,其他人就更没有置喙余地了。
公孙筠秀没有料到的是,李咏秋这一痛,就痛了一整天,直到半夜三更孩子都没生出来。稳婆出来报过很多次消息,从最初的问题不大,到后来的胎位不正有些困难,最后成了胎儿过大难产,竟是一次坏过一次。
李咏秋的哭喊也从最初的规律发展成后来的凌乱不堪,声量最大的时候几乎能掀翻屋顶,入夜之后却明显地一声弱过一声。
过了丑时,稳婆再次出来,两手都是鲜血,只听她说:“公孙老爷,这样下去两个都保不住了,您选一个吧,兴许还有活路。”
公孙德本来站着,一听这话便跌回座椅,好半天都说不话来。
公孙筠秀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