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2/4页)
络立即呈现出分崩离析之象,虽然名义上还有一个”李党“的名头在,但对看重利益的成员已经没有了太多的约束力。
唐离突然之间陷入了莫名的思绪,却让正等着他答案的杨芋钊心下不耐,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情!“”噢!“唐离转过身来,脸上的笑容有些朦胧的让人看不清,”我自幼在金州长大,随后到襄州,长安,当日因家贫未能象别的士子一样游历实在是个大大的遗憾!“轻声说到这里,唐离抬起头迎上杨芋钊的目光道:”老杨,太乐署有意对地方道州的教坊司做一变革,千秋节之后我意出京一行。“
听唐离并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是抛出这么句话来,杨芋钊一愣之后是片刻的沉吟,随即重重拍了拍唐离的肩膀。”好兄弟!“
杨芋钊心思灵动,沉吟之间自然明白了唐离话中的意思是要保持中立,虽然这不是他最想听到的答案,但他知道这已是唐离能做到的极限。毕竟李复道是李林甫指定的接班人,而且从血缘上来说他是李腾蛟的五叔,唐离站在李复道的一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之所以会在今晚,在这个绝不适合谈论这种问题的地方逼唐离表态,是因为杨芋钊在与李、王、安三人交恶后,最担心,甚至是最害怕的就是唐离与他的决裂。
其实这次与李复道三人交恶,杨芋钊更多是被人羞辱后的气愤,而并不是害怕。坦率的说,他并不害怕李复道,一年多的交往使他早就清清楚楚看的明白,这个被老相公强推进政事堂的小李相公做一个统兵武将或许还行,但要做宰相,无论手段还是权谋,他都远远不够格。而王烘,这是一个标准的道貌岸然的小人,看似一团正气的外表下隐藏的是怎么也满足不了的贪婪,没有了李林甫这样的强势人物作为支撑,凭他现在的地位和手段根本不能给自己造成太大的伤害。至于最后一个安禄山,看来他的力量很强大,但他这种力量远在千里之外的平卢,除非安胖子带兵造反进京,否则也照样会拿他没办法,所以这三人看来强大,其实都是纸老虎,更何况这三人之间也有矛盾,最起码杨芋钊就知道世家出身的王烘从心底里看不起粗鄙无文的安禄山。
能想到这些,杨芋钊自然也明白,如今李党中唯一能威胁到他地位的就是唐离。他知道自己如今所获得的一切,去最深处的根源都是因为杨妃这个远方堂妹的缘故。从剑南道鲜于仲通好章仇兼琼的另眼相看,再到进京后李林甫对他的援引及随后的提拔,绝不是因为他自己有多出色,而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结果。别人对他的示好,其目的却是在杨妃身上。否则这些人只怕没一个愿意理会他这个混痞子出身的破落子弟。
杨妃是他的权力来源,只要这棵大树不倒,他就永远也不会倒。但是唐离,也唯有唐离能有这个能力斩断他跟杨妃的联系。
虽然每次别人叫他”国舅爷“时,杨芋钊就会露出一个很谦逊的笑容,但他自己明白他跟杨妃之间的血缘关系有多淡,他永远不会忘记初来长安时都阳侯及三位国夫人对他的冷淡,也正是这种冷淡使之明白,他在外人眼中看来与贵妃娘娘不可撼动的血缘关系其实并不足依凭。与明白这一点相对的是,他也明白自己那位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堂妹对唐离有多么的宠幸,甚至私下里他有时会忍不住对唐离所受到的这种宠爱产生嫉妒。凡是唐离对杨妃提出的要求,她从来没有拒绝过,而且有几次杨芋钊进宫私下里与杨妃谈论到唐离时,他甚至从杨妃的眼神中看到了怀春少女对初恋情人的那种炽热。
是啊,谁让玄宗已经雄风尽去,年过六旬的老人,而自己的堂妹却是正当一生中最好的年华,谁让唐离长得这么俊俏而又风仪出众?谁让他有如此才华,不仅能作出那些最能撩拨女人心弦的长短句,而且在音律上又能与杨妃堪做知音,甚至是谁让他每次见到杨妃时,都没有臣子应有的谦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