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玉翠垂下眼帘,没有看周大娘:“抬不抬贵手,那不是我说了算的,要问文璞,到时有什么,我也不知道。”这答案很模糊,但周大娘还是应道:“姑娘,他们毕竟是父子。”

玉翠抬头:“小姑姑当年和他也是夫妻。”算起来是楚家先做绝,周大娘没有再说,行礼后就道别了。玉翠晓得这只怕是最后一次在这里见到楚家的人了。

文璞一日日在好转,夏大娘娘家侄女的案子也已了结,苏知县虽有些迂腐,却也是个为民所想的官,在连续传来不同的人之后,按了义绝的条款,她和她的夫婿和离。

夏大娘带着自己侄女特意来谢玉翠,朱氏瘦的有些可怜,说起那些往事,还在那里抖个不住,玉翠收了她的谢礼,一篮子鸡蛋,又去收了田租。

方氏当时给的一百亩田地虽称不上上等,也是中等,留够了一家吃的粮食,玉翠把剩下的粮食都卖掉,换回八十来两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等文璞伤好,就能去书院读书了,生活正在按着玉翠预计的走下去。

文璞知道一开春就能去书院,心里十分高兴,除了养伤,他还在练习写字,读书,平时也要学着做两首诗,玉翠见他用功,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

忙碌的九月过了,秋风已经带着凌厉,冬天的脚步近了。京城的人一到了这个时候就开始晒干菜,好在冬日里能见到一点菜叶子。玉翠也买了许多青菜回来在院子里晒,文璞在旁边晒着太阳看着玉翠忙碌,她的脸由于忙碌而红扑扑的,一些晶莹的汗珠挂在脸上,玉翠一直是文璞心里最美丽的女子,此时更觉得说不出的好看。

文璞翻开书,正好是诗第一首,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玉翠已经是窈窕淑女,那自己就要成为君子好来求她。文璞看着书上的字,美好的前景正在向自己展开。

夏大娘手里挎着个菜篮子进来,嘴里还在说什么:“是啊,这事的确不对,可是姑娘的名声要紧。”玉翠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笑着招呼:“大娘,在说什么呢?”

夏大娘走了进来:“翠丫头,你晓不晓得前面巷子里的陈家昨儿遭了贼,遭贼也就算了,他家女儿还被……”看见文璞他们在,夏大娘把话咽了下去,玉翠愣了下:“这事知县老爷自有公断。”

夏大娘小声说:“这事有些尴尬呢,陈家写的状纸上不好说出来。”哦?门外走进来一个妇人,玉翠曾在花二嫂的客栈里面见过,她家男人在外面绸缎庄里做掌柜,家境在这几条街里算是头一份的。

陈大嫂见了玉翠,笑容里有些尴尬:“翠丫头,本来已经写了状纸,可是我家男人说这状纸写的有些不足,但也不晓得怎么改,还想借你的手。”说着就把一张纸递了过来。

25、第 25 章 。。。

玉翠接过状纸,请她们两位进了屋,细看起来,这状纸写的中规中矩,没有哪里有错。陈大嫂有些口吃地道:“翠姑娘,我晓得你嘴紧,既已求到你面前,我家男人说想在老爷过堂时就把那个贼乱棍打死,可状纸上又不好明说。”玉翠已经看完状纸,抬起一支手示意陈大嫂不要再说下去。

这状纸告贼倒是勾了,可要让那贼被打死还欠了些火候,但若在状纸上明白说出,又有碍她女儿的名声。玉翠的眉头皱起,这事情确实有些难办,看见玉翠眉头皱起,陈大嫂忍不住哭了起来:“可怜我家女儿,出了这样的事,我们做父母的若不能帮她报仇,睡梦都不安的。”

夏大娘忙在一边安慰:“陈大嫂,若要明说,这就好办了。”陈大嫂哭的更伤心,这种事情怎好在状纸上写明了呢?玉翠的眼一亮,有主意了。拿过纸笔重新写了一张状纸递给陈大嫂,陈大嫂不认得字,将信将疑地拿走状纸。

夏大娘也瞧不出那状纸写了什么,等送走陈大嫂又走了进来:“翠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